前提是偃师章流儿已经不在城中。
顾客此前并不是没有经历过生死大劫,相反,在自己的老师对自己的训练过程和卷帘人执事经历中数不胜数。但在那个下午,那种雨中一人对一城、千人万面不可信的孤立感和绝望,顾客再也不想再感受一次。
力胜从来不可畏,杀人自古怕诛心。
就像顾客自己每次杀人前要把画面制造成典故、名画的场景,也会很耐心的给死者讲一讲这个场景的来历。曲高总会和寡,杀人者和被杀者要一起完成经典的再现,他们有知情权。不教而杀谓之虐,我顾客是儒家门生,从不虐人。
然后顾客就开始怀念老人白术,这个自己老师的故人、挚友、情敌,知己。为重视的理念坚持,为喜欢的女子等候,为欣赏的挚友退让,明知不敌,也会挺身而出为自己挡住战力更胜的山上难缠鬼之一偃师。顾客能看出来老人的犹豫,如果仅仅是出于自己是故人的徒弟,老人可能不会出手庇护,最多给自己争取到半天休憩的时间,那份情分也就耗尽了。
顾客能想到白术不出手的原因,老人能看出来自己走的道路与他和自己师傅近似,但有很多细微不同。而这些细微不同,未来会导致很多事情的走向,截然不同。就拿此事来说,如果两人异位而处,凭良心讲,高冠老人能做到的事,他顾客做不到。
是什么让老人改变了最后的想法,不得而知。
仅仅是因为善念?不尽然。
顾客回头看看在灶台处忙碌的少年,高冠老人看自己,与此时自己看收留自己的少年,心态其实有很多近似。很多东西,因为经历相近,所以有些心态,藏也藏不住。反而因为有些心念脉络细微不同,走向就可能千差万别,此时的赠予,未来不见得是不是灾祸。光阴长河漫漫,修行人,最好不要轻易留太多因果。
所以顾客才会身着白衣,换一顶瘦长高冠,于夕阳时分从院中站立。
做不到,但是不妨碍对其人的敬重。
不是因为老人舍身救自己的恩惠,而是对老人愿意守护干净信念的行为的敬重。如果只是被救,顾客可能会一应如常,根本不会露出来什么戚戚神色。在有些人眼里,这样可能有些薄凉,但在顾客看来,这才叫磊落。总有些人,对自己比不过的人、做不到的事,因为做不到就会出口讥讽、践踏,仿佛因为自己做不到,那些壮举、善念就成了假清高、本不该出现在这世上的空中楼阁活傻子。这不对。因为自己受了恩泽才要缅怀、对老人守护信念的壮举反而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