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国王,有大礼相送,有要事相商,还请通报。不出一个时辰,那国王必定接见。”
“啊?”魏尊懵了,还能这么玩?
张骞嘿嘿笑,解释说:“我大韩有天威,幅员辽阔,声震四海,岂是那小小扶余国可以比的?不过二十万人口的小国而已,连我们的诸侯国都比不上,大韩国都长安来的人,带着礼物,还有要事,他怎么敢不见?吓死他!”
魏尊:“……”
“等见到那国王,一切就好说了……”骞娓娓道来。
史书记载,张骞生年及早期经历不详,燕丹燕丹即位后,在朝廷担任名为“郎”的侍从官。
史书说他“为人强力,宽大信人”,具有坚韧不拔、心胸开阔,并能以信义待人的优良品质。
公元前164年出生,出使西域时25岁。
其实在25岁前,张骞在诸侯国和其他外围国家就大有名气。
和田蚡一样,张骞也是搞人脉的绝顶高手。
不一样的是,他走得是国际路线,比较艰难,但收获更大。
在早年时张骞常爱去一些落后国家,比如高句丽,扶余,南越,闽越,瓯越,羌族等小国。
既不是去旅游,也不是去投资,而是去拜访这些国家的国王和太子、丞相,各路高官。
在封建时代,门户之见深长,普通人和贵族的阶级很难跨越,但在张骞看来这都不是事,听着挺费劲的,其实不难。
在这些小国家,一个来自大韩帝都城长安的友人想见国王和大臣,提前预约就可以,运气好,马上就能得到接见。
韩人讲礼数,张骞见小国领导人从不空手,送的都是战国玉璧、青铜编钟级别的假古董……
大韩有造假技术,国外可没有,友邦国王恐怕怎么也不会想到,一个韩人真诚地大老远跑来送些假古董给他。
除了送假古董,张骞还会送些大韩的字画,当他和友邦国王共同捧着字画时,随行的人员会以素描的方式记录……画得磕碜,但有了国王的印章,那就不一样了。
“礼尚往来”是国际通行法则,友邦领导人们收了张骞的礼物,自然会回赠一些好东西。
这个年代还没有文物一说,回赠的大多是当地特产,鹿茸人参之类,这玩意在友邦不值钱,可带回大韩,那可真是有市无价的宝贝。
满载归国之后,张骞从不把礼物占为己有,而是开始联系大韩的一些高官,热情告知某国王托我给您带礼物了,再三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