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史学家普遍认为,武则天之所以拿不定主意,是因为武则天姓“武”,是“武周”的派祖,所以继任者也必须姓“武”。【无弹窗.】儿子是姓李的,只有侄子是姓武的,所以就只能传侄不传子了。如果史学家的推测正确的话,那么武则天就没有犹豫的必要,直接把皇位传给某个娘家侄子或侄孙便是了,何来的摇摆不定?
再者,以武则天的政治智慧,以及她喜欢给人改姓的癖好,继任者姓武,完全不是个问题,她完全可以将自己的儿子李显改为武显,不就水到渠成了?笔者认为,后世史学家对武则天内心的推测,实在有失偏颇,因为他们忽略了武则天是个什么样的人。
武则天阴险、刻薄、狠毒,一生杀人如麻,但反过来想一想,武则天是一个政治家,政治家哪个不阴险、不刻薄、不狠毒?如果武则天谦恭仁厚,不把那些李家的铁杆拥护者清洗掉,她能顺利登基吗?她能当皇帝吗?这就是政治家所谓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她登基之后,虽然还是对拥李派持高压态势,还是有所杀伐,但相比其登基之前,已经收敛了很多,她也知道国家的治理,是需要人才的。
不容否认的是,在武则天主政的几十年之间,武周的国力,整体是向上的,无论是经济,还是人口,都有长足的增长。社会也较为承平,武则天的杀伐,仅仅局限在朝廷之内,并没有波及到老百姓。正是因为有武则天打下的基础,才有后来的所谓“开元盛世”。不能不说,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女皇帝,不仅有政治手腕,在治国方面,她也是有一手的。
基于此,笔者认为,武则天之所以在皇位的传承问题上摇摆不定,并不是武则天真的想将皇位传给侄子,让武氏一族世世代代的统治下去,而是其本心就想将帝位传给儿子,但儿子太不争气了,江山一旦到了儿子的手上,就有倾覆的危险。
到底她的儿子有多么不争气,后文自然有描述,此不赘言。武则天在皇位的传承问题上举棋不定,我们在作推测时,不妨将她想得稍微高尚一点,积极一点,具有正能量一点。她如果将帝位真的传给了侄子,我们是否可以看作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禅让”呢?如果武氏家族中,确实有一个能力优秀,能成大事的人,说不定武则天就真的将皇位传给武氏子侄了,历史也会是另一番风貌。
但是,世间没有那么多的如果。武则天失望地现,自己的儿子不行,武家的侄儿侄孙,也没有一个上得了台面的,都是扶不起的阿斗。武氏一族,个个是暴户,真正做起事来,不扯后腿,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