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
而就在花的旁边还用红线绣着几个字:
红衣待君归。
柳文暗自苦笑,说果然还是美人恩最难消受,而且自己已经接了这手帕。
后来柳文科举未第,他没有离开晋阳,反而是选择留下来,准备三年后重新来过。
那三年里,柳文的父母多次给他寄信,告诉他不要丧气,安心学习就行。
赵柔也曾写信给柳文,只有十几封,都是些关心鼓励的话。
所有的信,柳文都一一回信,表示自己一切都好,勿念。
在后来的科考中,柳文得了探花,再经过晋国皇帝接见后,殿论一番后,他就是柳探花了。
一次吏部尚书李良在家举行青花宴,广邀当时的良才俊杰,以诗词会友,并有提拔年轻人之意。
而柳文在这次青花宴之前,就被尚书李良的二女儿李璐相中,并恳求父亲为她提亲。
在酒桌上,尚书李良突然问起柳文可有婚配,或可有意中人。
柳文摇头说:“不曾有,学生之前一心向学,并无他心。”
“一心向学是好,但你已功成名就,探花柳的大名已经流传成个晋阳,不日也会传遍晋国,就连邻国都会知晓你的名字,现在你应该成家立业,然后上孝顺父母,才不愧于心。”
柳文若有所思后,便对尚书李良说:“学生谢过长者教诲,他日亦不敢忘。”
尚书李良大笑道:“多你这个学生,还不如多个女婿。
我有一女名李璐,是我二女,今年才二六,自小就宠爱有加,天性率真活泼。
不知何时起,她在一众俊杰中相中你,说仰慕你的才华,是死活都要嫁给你,当时我听到都快气坏了,不过我还是同意了,不知你考虑如何?”
柳文回答道:“婚约大事全由父母作主,待学生寄信询问后,再作考虑。”
旁边有人应道:“柳文兄是少有的才子,更是探花郎,而尚书千金更是才貌出众,可谓佳人也。
自古才子配佳人,想必柳文兄的父母也不会不同意这桩婚事,这可是上好的姻缘啊,诸位说是不是啊。”
在场的人无不点头称是,都说是一桩好姻缘啊。
宴会上尚书李良也十分高兴,他知道这事基本都是成了。
至于柳文的父母会不同意,他想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在他的心里,此时的柳家算是高攀了,断没有拒绝的可能。
此外,他十分欣赏刚才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