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此等事?没听黄钟梅提起过。”徐光启闻言也是一凛。
“我也是昨日听李范无意中提起,黄司马那里有个他的保定同乡名叫陈有功的所说,当不会有假。”
中年男子平日也喜欢研究西洋铸炮及兵器之学,这位李范师傅原便是遵化铁厂的匠师,这两年一直跟在中年身边驱使,京中匠师于技艺上多有交流,听到些同乡说来的消息倒也不算稀奇。
王星平此时看着中年,脸上闪过一丝狡黠的笑意,道:“玄扈先生(注:徐光启)若是真能为我招些牢靠工匠那实在是求之不得,不过……若是火东先生能够亲临诘戎堡赐教则是更好。”
中年一见对方竟认出了自己身份,惊讶之余也满是欣喜的看着王星平,大生此子可畏之感。
此中年正是万历四十年中举,一直跟随在徐光启身边的学生孙元化,他虽尚未受洗入教,但对于教义和西学都所涉颇深,单以铸炮而论,也算得此时大明第一人了,故而王星平认出此人后便戏言招揽。他其实也是一说,料想如孙元化这等人不会跑去贵州,但事情也有万一,说不定自己的话语能够打动对方呢?
孙元化果然摇了摇头,道:“今科我也要参考,哪里能跟你去贵州。”
“这么说若是先生不中,自然还是能去的?”王星平听出话中缓和,复问道。
孙元化捻须笑道,“若是辽东真能被你说中,我倒是想去贵阳城好生看看。”
就这样一众人从屯田、练兵扯到辽东,又从辽东扯到铸炮,甚至还说起了他在贵州的种种经历。让徐光启、孙元化心中称奇的是无论说到哪个话题王星平均能从容应对,而且颇多独到见解。如说到屯田便能马上提起水利和育种的重要,说到铸炮,对于如何防止炸膛和炮身的一体成型也让孙元化有茅塞顿开之感,只是这些事情王星平只知其理,不明其法,但如孙元化和徐光启这样的人一听便能知道,只要有合适的大匠予以协助,王星平是的确能够有所创建的。
而归于西南的改土归流,王星平也是自信满满。
不过今日王星平能够得到的帮助也就仅限于此了,兵源他自己都说了,要着落在辽东败军之上,眼下自然毫无办法。
而屯田事上,虽然之前徐光启在房山、涞水试验不少,但都是当地的农户,自然不会抛下土地随王星平去贵州开荒。而于水利上最为关键的熊三拔神父却于去年已经被遣送回来澳门,听闻如今已经去了三亚,算是便宜了傅小飞,徐光启之前展示的那个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