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有着美丽流线的怪船,船身不大,比之巴瑶人平日捕鱼所用大些的独木舟也长不了些许,只是不同于平日所见华商的广船、福船,形制曲线更加优美。见惯了来往于此间海上的各种商船,巴瑶部的男人们所以觉得奇怪,便是这船居然坐摊在此,这片海岸上,多少个月也没有船来了。
而隔着海岸不远的平地上,已经搭起了一处小小的寨子。说是寨子,不过是就地取材的土围,只能容下十余人的空间,还不如族中长者的房子大,但对于那五人而言,已显宽敞。
不过对于居住于古打毛律的巴瑶部人来说,确是难得一见的景象,今日一早,便见那群穿着异样的异族人整理装具,似乎是要离开。
不出族人所料,晌午时,见几人烧火造饭,吃过了一回饭,又好生歇息了好一阵,山下的异族人才动身出了寨子。
因着此处原本并无港口场镇,更无甚特产,平日极少有商船停靠,有也多以小船靠岸,用些日杂向土人换些食水而已。不过若说是海匪,便是常有,达旺不过十五六岁,不过自开始记事起,每年的这些日子总要遇到几回上岸的匪人。本地当着信风南来之所,故而后世才有风下之乡的由来。达旺和族人们向来是平时农耕,辅以渔猎,日子倒也丰足,若是有从东面过来的商人来购山上的燕窝,则还能多出不少进项,但每年的这个时节,向来都是青黄不接的日子,不过却是捕鱼的好时节,不过海上的匪人如何有性子渔猎,都是好逸恶劳惯了的,总等着这时候登岸,来各处土族的寨子里抢掠一番,寨子里的粮食皆不能幸免,若有女子多半也不会幸免,土人女奴在这南洋诸国的中可是硬通货物。至于修砌寨子的木料,还有净水,都是海匪登岸补给所需,若是正经口岸,断不好随便上去。是以遇上这样可疑停靠的船只,达旺和族人便十分的紧张。
这等海匪行事果决凶残,又兼着器械精良,所用刀剑俱是铁制,比起族中还在使用的骨箭石枪,实在差距太大,也就是这一回上来的不多,按照往时经验,只要相持些时日,食水短缺匪人便会自退。至于海匪种类,无论倭寇、华商还是红夷,达旺也分辨不清。但看了此一番上岸的几人,却与往常来的不同。
往常的海匪,少则二三十,多则六七十,上岸之后,往往四下搜索,行动也无规制,都是随着性子的。而眼前的这些人,不仅谨慎得很,且以一人为首,并不冒进,原本想要准备袭击的达旺等人一时竟然并无机会。
又见那领头的一人,手中像是拿着奇怪的棍子一般,只是这样的棍子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