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杀头的同时,楚然还命令朱无视带领锦衣卫去那些大臣家里抄家。
抄了有两天,一共抄出三千万斤元石,还有不少名贵的武器、字画、珍宝等。
有人将这个消息传了出去,震撼了不少人。
一时之间,京都百姓纷纷咂舌,吃惊不已。
没想到这些个贪官居然贪了这么多,心里对他们更是厌恶了。
同时,许多人称楚然为雄主、英主,认为大周复兴有望!
此事过去三日后,朝廷急缺人手,在补充人员的同时,楚然立刻颁布了科举制度。
凡是通过考试者,皆可为官。
楚然清楚,朝廷上所补充上来的官员大部分都是通过关系上任,有能力的人极少,参差不齐。
实行科举制度,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个弊端。
楚然所颁布的科举制度,不是唐朝的科举制度,而是宋朝更加完善的科举制度。
唐朝的科举制度设置有主考官,考什么全由主考官说了算,哪些考生容易被朝廷的大臣所拉拢,形成各个党派,弊端极大。
宋朝的科举制度没有主考官,而是多了一门考试,殿试!
通俗来说,就是由皇帝出题,面对面考试,这样就变成了“天子门生”,从而不必担心拉拢形成党派。
命令下达,礼部很快在全国各地贴出布告,不少学子欣喜若狂。
因为,他们也可以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大周的繁华而尽自己的一份力了!
科举考试一共分为五场考试,从低到高分为;府试——院试——乡试(三年一次,又称秋闱。)——会试(次年举行,又称春闱。)——殿试。
题目全部都由楚然一手操办,让礼部那些人来出题,无非就是诗词之类,所以,楚然才会自己来出题。
不论是哪种考试,一共分为三大题类。
第一题类,关于作诗词方面的题型。
第二题类,关于算学方面的题型。
第三题类,问的是治国之道。
很多人就会好奇了,难道考了就一定能为官?
当然不一定!
虽然不一定能成为官员,但是你不考肯定不能为官!
由于科举制度刚刚形成,楚然打算给这些考生一点小福利,譬如你考过最基础的考试,府试的话,就能够免除税收一年。
当然,这只是限于科举制度刚刚形成,怕没有多少人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