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八年春季的时候,在经过仔细的规划和权衡之后萧轩进行了诸多变革。第一项是其实早就应该实行的“路线图计划”。萧轩以前就听一个最短的笑话:萧炎是穿越者。意思在于,如果一个穿越者不最大限度利用自己的优势,那跟土著主角又有什么区别呢?因此,从蒸汽机及相关的一些技术指标,内燃机的基本原理及其相关的一些技术指标、橡胶与石油化工了解到的很粗浅的一些点滴,轮船还有无烟火药、霰弹枪械等等从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出现过的各种技术发明和变革萧轩都进行了一个大致的整理。
这些东西以前的时候也有意识的进行过相关的出版,不过那时候更多做为一种启迪思路的“科幻文学”而如今,萧轩打算实话实说了:这不是“科学幻想”是神的启示,或许会有一些指标上的误差,但十有八九是准确的,一定能够搞出来的。这当中萧轩做为一个工程领域的门外汉当然有着数不清的“不知道”,比如蒸汽机的基本构造和原理乃至威尔金森镗床大概是什么个原理,萧轩基本上是两眼一抹黑。针对这些标志性的发明,萧轩也提出了若干项规格不等的奖励,少则十万两、多则数百万两,总计奖励计划折合白银亿两或者黄金上千万两、海外田地五十多万顷。
为了避免争议和明确细节,甚至还包括有“关键完成度贡献奖”并提出了以盈利和商业推广程度为核心的诸多标准。因为很多历史上的技术发明很显然不是一开始就十分成熟完善,而是有着逐步的过程的。为了奖励这些能够跨越最基本门槛所做出的努力,整个奖励计划不得不再次翻倍到总计折合黄金两千万两或白银两亿两,海外田地百万顷的规模。
“路线图计划”最一开始公布出来的时候虽然有零星质疑的声音,但是为了巨大的财富和利益,还是有民间不少商家乃至地方上的官员们投入了巨大的本钱来进行相关研究。甚至还出现了为了征集点子和知识产权的“二次奖励”,乃至与谋求路线图重赏相关的高利贷及民间金融热潮。
这股风潮持续了至少之后三四年的时间才稍稍有些降温,因为很多人也开始明白这所谓的“路线图”的奖励点难题的攻克可不是那么好实现的。哪怕是最低限度的奖励规模那十万两银子和几万亩土地的资财也绝不是那么好得的。
萧轩也没有在一开始就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仅仅依靠对民间智慧的利用方面,自己毫无疑问还要在很多方面夯实基础才有可能同历史上的十八甚至十九世纪的整个欧洲相提并论。
其中第一步就是中央学院附属研究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