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朱燮元则同样感觉到了不少的压力。顺天府那一位天子亲自率领的精锐不会是庸手,这在出兵之前朱燮元也曾经是想到的,对方仅仅一万人左右的兵力就在进攻中仅仅一个时辰就击破了自己的阵列,还在伤亡损失上似乎明显占上风,却大出朱燮元的预料。
撤退途中,朱燮元向身边一名曾经在辽东同天启年间的建州军交战过的副将询问道:“说实话,这一次我军遇到的对手,相比东虏如何?此一万人,可当东虏几何?”
“回将军,此万余人,不逊色于东虏万余披甲战兵。骑射和临阵指挥有所短而火器运用有所长,箭术上各有千秋,进攻一样凶猛。实乃天下又一强兵。听说其登基至今还不到两年时间,真是有些让人匪夷所思了。。。”
朱燮元回想过往这一年多以来的一些经历,特别是自己所编练的这些新军在西南战争中的表现,却也觉得并不算稀奇。这位天子虽然倒行逆施,不过其大胆的训练方法在拥有足够兵源可选,又粮饷充足的情况下是有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练出一支强军的。
想到这些,朱燮元的信心反而增加了不少:“这一战,我军损失不小,但却也受益匪浅。如果我军在弓箭方面也多花费一愕功夫,或者集中一些优秀弓手。并且在单兵火器上也仿效对手进行一些改良,或许再交战的时候就不会如此吃亏了。对了,那些西洋炮手大多安全撤回来没有?”
“幸好炮手们还都算及时的撤退了,战死还有没有回来的可能也就三四十人。。。”
遭受挫折的朱燮元所部明军前锋没有依托临清城外堡垒区的外围阵地继续顽抗的打算。因为朱燮元也很清楚,这一仗能够给对方带来巨大损失。那些参战的重炮功不可没,如今重炮大多丢失,自身的损失也比对手更重。如果再此面临交锋,那么一切临时的工事和车盾都有可能不是自己的屏障,这一仗必然十分艰难。虽然自己有源源不断的援军,不过当堡垒区的守军开始突围的消息传来后,适当的放弃,并在东昌一带集兵建立巩固的防御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临清城外,萧轩率领的八九千教导旅精锐与突围而出的周遇吉所部终于完成了汇合,兵力也重新增加到两三万人。萧轩所率领主力部队增援赶来,还有之前那些凶悍的强敌竟然最终选择败退,让周遇吉和孙应元等人有些浮动的心稍稍安了下来。尤其是见到了那船只托运的几十门缴获而来的千斤重炮及两千斤重炮的时候。有了这些,按理来说就算面对更强的对手,依托京城防守似乎也应该不是太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