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轩虽然如此说,也在这几个月来把训练的重点放在了弓箭、近战乃至投掷上。然而同建州精锐的一战也让萧轩明白,如果在近期整个近卫军再次同敌人面对大战,主要的实力依仗恐怕还是火器,而不是就算在近现代训练体制与不计工本的投入下也至少要两三年的时间才有可能匹敌后金精锐的弓箭手们。
因此为了增强大战归来之后官兵们的信心,萧轩也清点了一下这建军近四个月的时间以来整个队伍在武器装备上同之前相比有何改善。
自从队伍出巡并且归来之后到现在这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内,虽然整个近卫军的军备在萧轩看来还远远谈不上脱胎换骨,不过至少按照这个时代明军的标准也算是充分的武装起来了。
万把人左右的队伍,除了左凑右凑,以蓟镇几乎丧失战斗力为代价才搞到三千套勉强还算像样的铠甲,也仅仅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披甲让人有些不满之外。车马依靠节省出来的规模不算小的开支也算凑齐了。
在比较堪用的火器弹药方面的,近卫营和勇卫营两营五十个中队群都基本配齐了每中队至少一门四百斤身管左右的大将军炮。而且这段时间以来也都做了抽测。每中队也都配备了至少十门抬炮,全军在崇祯元年的时候总计拥有五百余门三十四斤大概二十公斤左右的三两弹为主的加农抬炮,五十余门四百斤身管左右的大将军炮。虽然远远不及预期,但还算勉强像样的火药及弹丸也新增了两万多斤。除此之外,还增购了不少油类制作了不少短时间内用于夜战照明类的工具。用于核心近卫的火器也从六十排三百余管增加到了一百五十排七百五十管。
连同弓箭和寻常训练器材在内,除了五千左右核心火器工匠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匠人,几乎是靠着接近两营人数工匠们的连续几个月以来的劳作才有了这还算可观的成果。至于斑鸠铳一类,明显对于此时哪怕京城的明代匠人来说技术难度也明显更高,更别提什么其他穿越架空中常见的刺刀燧发枪或者板甲一类的了。萧轩感觉到,这些东西尽管有些已经是这个时代的欧洲快要淘汰的了,但能不能通过哪怕进口或者定制的方式搞来,还是一件未知之数。
暂时以这两种火器为核心当然也是早在几个月以前就做了一翻权衡的。以如今哪怕明代京城的工匠们在积极性大大提高之后,要想有效的威胁绝大多数单兵盾甲防护,必然要让火器的重量达到二十公斤上下左右,类似大号抬枪或抬炮一般的水平。以接近音速的威力发射三钱左右的弹丸,这样才有希望透过一些简单盾牌钝击杀伤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