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纭的。
有人坚定的将其称为品德,有人则认为这是遮羞布。
帝挚与唐尧的废立过程,到唐饶禅让虞舜,难免引人遐想。
但是不得不说,从帝挚开始,甚至可能从帝喾与共工开始,华夏的内部协作已经出现了分歧。
这个分歧可以概括成,一些野心膨胀的诸侯,最后不满当初辅佐的帝王世袭王位。
所以在很多古本当中,都流传着禅让的另外一个版本,比如诸侯放帝挚,扶唐尧,后又囚唐尧与长子丹朱,禅让与唐尧。
后来大禹因为唐尧当年流放了父亲鲧,囚禁了太子商均,夺了唐尧的王位,而后来唐尧死后,王位禅让给诸侯伯益,儿子夏启起兵用武力争夺王位,杀死伯益,建立夏朝。
这个版本将禅让制度,解开了另外残酷现实的一面。
但是不管哪个版本,都在陈述一个事实。
上古时期的王权交替,并非只有仁德,也有战争。
而且这些王权更替的故事,似乎也有些莫名的巧合与相似。
似乎只是把主角人物名称换了一下。
到后来夏商周时期,这种巧合也没有结束,夏朝的灭亡过程,与商朝的灭亡过程,几乎如出一辙。
同样是帝王昏庸无道,然后将一位诸侯囚禁,然后这位诸侯手底下有一位经天纬地的大臣,用金钱和美女将诸侯救出来,然后辅佐诸侯推翻帝国。
夏桀囚禁商汤,然后仲虺带着金钱和美女把商汤救出来,然后灭了夏朝。
商纣囚禁姬昌,然后散宜生带着金钱美女把姬昌救出来,然后灭了周朝。
而且这两位帝王都是十分好色,万年宠幸妖妃,妹喜和妲己的行径,几乎也差不多,甚至后来导致东周灭亡的褒姒,生平也与两位前辈没有太大的差别。
历史的巧合或许情有可原,但是过度的相似,总是让人觉得困惑。
或许历史背后的真相,总会让人目瞪口呆。
不过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
但是偏偏王诩,是一个考古专业的,所以对于历史的真相,他总是有一股近乎天职的好奇。
如果有机会,他一定很想把尸戎脑子里所有关于杂家的事情都问出来,然后编撰成册,尸戎到底有没有才干还值得商榷,但是凭借他的家传经学和口才,王诩也觉得这本书,至少不会比吕氏春秋差。
但是没办法,眼下的条件不允许王诩去做这件事情,所以只能暂且的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