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六章罪臣屠檀,力竭矣。明月清风晓星辰的万赏加更
京观的嘲讽效果,比屠檀想象的更好,丘翕侯将此视为奇耻大辱,鼓动大军出击追杀。
屠檀等人一边控制马速逃跑,一边回头射杀追上来的敌人,一直到箭壶中的箭矢射空,回首塞人骑兵已经铺天盖地,在草原上掀起了一道巨大的烟尘洪流。
塞人或者说游牧民族,天生就认为草原是他们的家,所以他们感觉自己对草原已经了如指掌了,只要有草原的地方,他们就可以肆意驰骋。
但是他们忽略了科技的重要性。
所谓科技,就是将科学与技术结合运用到各个领域。
对于战争也是同样如此,游牧民族所熟悉的草原战略中,没有战壕这种科技的概念。
可能不只是游牧民族,连农耕民族此时也想不到,自己耕地都不得用的铁器铜器,会被用来挖坑这简直是大逆不道之事!
青铜这种已经被统治阶级掌控了近万年的战略物资,即便是在出征时也有着严格的规章制度的,出征时携带的兵刃,在战争结束后,都是要上缴的,如果缺少了,不管是损坏还是遗失,轻则赔偿,重则犯法。
尤其对于士兵来说,武器就是性命啊,所以他们根本不会用青铜器去挖坑。
他们用来挖坑的东西,是石器,但是石器太过笨拙,使用起来不方便,而且无法打磨的很薄,即便能挖坑,也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但是战国确实有地道战的例子,不过这些基本上都属于凤毛麟角了,一次是墨子指挥的地道战,但是墨家是舍得用青铜器,而且是个懂科学的战略家,整个春秋战国,只有墨子一家。
因为成本消耗太大了,青铜器本身就软,加上没有专业的挖坑装备,铲子,镐之类的,而且上古时期的土地密度和硬度远超后世,连农耕文明主要研发的耕地技术,都无法一次性入土两寸,更别说挖一个能藏进十几万人的战壕了。
但是这一切,都会在铁器时代迎刃而解,地道战开始频繁出现在历史上,是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就有九次地道战记载,如曹操与张绣的安众之战、袁绍与公孙瓒的易京之战、袁绍与曹操的官渡之战、邓艾与姜维的祁峪之战、诸葛亮与郝昭的陈仓之战等均是典型的地道战。
之后的记载就更多了,这些都是因为铁器普及带来的科技红利。
所以如今孤竹军不但有先进的铁器工具,更有丰富挖坑经验,能够藏住十几万人的战壕,半天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