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秦孤竹君 > 第五十七章 耻食周粟、甘饿首阳

第五十七章 耻食周粟、甘饿首阳(1 / 4)

第五十七章耻食周粟、甘饿首阳

食物,是生物存活的必要条件。

尤其是在冬天,食物就显得格外重要,于是很多动物就进化出,储存过冬粮食的技能,有些动物就进化出冬眠的技能。

人类在进化的时候,进化出了这两种技能。

他们一边储存粮食,一边冬眠,尤其是越往北面,严寒地区的人群,气温一旦下降到十度一下,他们基本上就不愿意出门了。

秦汉时期是华夏气温到达寒冷期的特殊时期。

《史记·乐毅列传》中记载“蓟丘之植植于汶篁“,

《史记·索隐》解释为“蓟丘,燕所都之地,言燕之蓟邱之所植,植齐王汶上之竹“。

意思是燕国山上的植物中种植着齐国汶水出产的竹子。

而孤竹国的国民,除了因为生殖图腾崇拜之外,也有孤竹国是当时盛产竹子的可能性,说明但是的辽北地区,气候还处于跟中原一样的温暖期。

但是在《汉书·武帝纪》有记载元光四年“夏四月,陨霜杀草“;

元狩元年“十二月,大雨雪,民冻死“。

元鼎三年“三月水冰,四月雨雪,关东十余郡人相食。“

这些都是史料中,关于气候转寒的记载。

周向永在《续汉书·礼仪志》中还找到一个极端的例证:“永平元年六月乙卯,初令百官貙膢,白幕皆霜“。

他查看历史年代表发现,永平元年六月乙卯就是公元58年8月8日,8月初正是人们说的三伏天,汉明帝在这一天让百官参加祭祀宗庙的活动,却下起了霜。中原尚且如此,北方的严寒不难想象。

但是这种气候变化,不是一下子突然变化的,而是随着地球的运转,在百年间内缓缓变化的。

所以在秦朝时期,辽北即便严寒,也绝对没有后世那种普遍零下十几度入冬的情况。

辽北之所以被称为为苦寒之地,主要是因为人口稀少,文明落后,没有成熟的保暖御寒技术,以及当地原始人对于粮食认知的问题。

在辽北地区的胡人,多数都是渔猎为生,没有掌握建筑御寒技术,也没有掌握纺织制衣御寒的技术,到了冬天他们大多是都是住在山洞中取暖,大一点的部落或许会挖‘地宫’,御寒的服装除了部分胡人有兽皮之外,其他大多数人,都是树叶或者赤身。

所以早年期间的辽东以及东北地区,即便是冬天温度在十度以下,零度以上,这些衣不蔽体食不

最新小说: 福妻临门:京城第一美容院 北虞侯 青州兵 我给战神王爷寄刀片 开个书行成首富 救赎2020 最强上门姑爷 三国大乱斗 盛宠娇妃有点儿凶 大隋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