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末的时候,一直驻守在雁门关外的老将军带回书信,说是邻国可汗殡天,整个国家陷入皇位争夺的内乱之中,国家经济也遭遇重创,四分五裂,无暇他顾,对我大楚暂时构不成什么威胁。他不日就可以启程返京,能够与家人守岁过个团圆年。并且,随着书信一块来的,还有一些当地珍贵的山珍和肉脯。
老夫人大喜,以此为由头在府中设宴,并且专程宴请了百里九的二叔夫妇。
百里九的二叔在朝中任都指挥使一职,是老将军沙场上过命的弟兄,为人耿直不阿,疾恶如仇,与百里一家交往甚密,在军中也有较高赞誉。
诺雅记得大婚那日多亏了指挥使夫人帮自己圆场,才避免了尴尬,心里对这位素未谋面的婶娘心里是存着一份感激的。
所以当厨房管事过来向她讨教那些菌干的烹饪方法,以及宴席菜单如何拟定时,诺雅极是用心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厨房管事如获至宝地回去,心里却依旧没底儿,唯恐自己暴飻天物,浪费了千里迢迢带回来的食材。
他不得不第二次登门讨教,请求诺雅能够亲临厨房指点一二。
这位管事自从上任以后,对自己就颇多照顾。最初时,的确是因为诺雅得势,诸多巴结,但是后来却是敬佩诺雅手艺,心服口服,经常过来讨教,虚心好学。诺雅对他印象颇好,所以果真二话不说,挽起袖子,去了厨房。
但凡学厨之人,都讲究尊师重道,厨子们虽然不屑于诺雅的身份,和平日里在府中的为人,但是对于诺雅的手艺和对烹饪方面的博学都是真心折服,因此都是心甘情愿地听她差遣。诺雅也乐于教授,所以很快就得到了厨房里几位师傅的敬重。
诺雅对于烹调的手艺是源于以前的记忆,每一道食材如何加工,需要什么样的调味来突显它最原始的鲜味,好像与生俱来的感知,信手拈来。而且,她对于做菜一向敢于大胆创新,追求口感独特,所以吃腻烦了自己不温不火的传统手艺的厨子才会有味蕾一震的感觉。
同样,席间作为贵宾的指挥使夫妇对于宴席上的手艺也是赞不绝口,多添了两碗饭。老夫人高兴,就宣了厨房管事进来打赏。管事是个会来事的,自然不敢居功,坦然承认都是诺雅的功劳。
指挥使夫人这才想起那天大婚之时,引起众人颇多非议的姨娘,向老夫人提出见上一面。
诺雅刚从厨房里出来,身上还带着鲜麻椒的清香味道,藕荷碎花的帕子遮了一头秀发,刚清水洗过的脸犹如新剥开的菱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