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所以被称为苦寒之地,许多时候便是因为其冬日里太过寒冷。寒冷的气候不适于种植农作物,因此塞外民族便不得不采用游牧的方式来维持生活。众所周知,与相对稳定的农耕经济相比,游牧经济是有极大不确定性的,其中最大的区别便是蓄积。中原王朝之所以在经济上和技术上可以完全碾压北方游牧民族,其根本便是农耕文明的蓄积能力,可以完爆草原文明。
有了足够的积蓄之后,才会出现非农业人口,诸如手工业者、商人、学者、军队等,专职的官员和政府才会出现。也正是因为积蓄的出现,才使得更多的人会致力于研究新的农耕技术,新的更省力的农业用具,反过来才会愈加推动农业的发展。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想来也是极有道理的。
在冬日里,无论是在长城以南的中原地区还是长城以北的草原上,人们所要面对的最强大的敌人便是严寒。在严寒之中,最重要的两样东西,一个是抵御严寒的住所,另一个便是充足的食物。与中原百姓在冬日里大多会躲在房中,依靠秋天收获的积蓄避寒一样,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也会躲在帐篷之中躲过严寒。
然而,由于游牧业较之农业天然便有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因此到了秋天他们也多会出现储备不足的现象。为了在冬日里有足够的口粮生存下去,南下抢一把便成了代价最小,也最见成效的手段。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多发生在秋季,这也是极重要的原因。毕竟,若是早了中原人地里的庄稼尚未收获,而若是到了冬天,便会有严寒等着他们。塞外的酷寒,便是最有经验的牧民也抵挡不住。
而不管是否丰收,塞外的牧民总是要在冬季来临之前将过多的牛羊宰杀掉。这既是作为冬日里的粮食储备,更是为了控制手下牧群的数量。因为秋天固然要囤积草料,以供牲畜冬日里过冬之用,可是囤积的草料是有限的,若是牧群中牲畜过多便会导致整个牧群的草料不够,不足以支撑其渡过整个冬天。因此,在草原上,秋天也是需要将体弱的牲畜宰杀掉的,而如此集中地宰杀牲畜,其肉食一时之间必然是吃不完的,这便需要延长肉类的保质期。
草原上人们的做法是将牛羊肉切割成小条,挂在阴凉处,让其自然风干,到来年二、三月份便可食用。经过风干之后,肉质松脆,口味独特。郭斌想要用这种方法保存食物,可是当时已经开春,草原上虽还有残雪,可万物复苏,过不了几天天气便也要回暖了。若是在这时候风干肉,怕是不等风干便要腐烂掉了。为了加快去除肉中的水分,郭斌便干脆如火烧和连大军一般,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