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小的姓丘,都叫小的丘老官,听了有七百多字了。”
白思孟问:“这什么道德经一共有多少字?”
丘老官道:“五千余字。”
“七七四十九,也有七分之一了。那么,你悟出了什么神仙的道道没有?他是怎么飞升的,亲眼见过吗?”
丘老官陪笑道:“长官与小老儿说笑了!悟道哪有那么快?现在虽然学了七百字,也不过是囫囵吞枣,要悟出什么都还早呢。神仙飞天倒是真有,小的也看到过——不摇不动,眨眼间就平地拔起,飞上去了。”
“人都说他们飞上天是腾云驾雾,怎么你倒说他们是平地拔起?你看见他们的脚了?”
丘老官笑道:“长官明鉴!足生祥云什么的,那都是没见过真仙的人胡乱编造的。其实仙人上天,就像我等凡人走路,从不驾云——长官知道,谁人走路还驾云呢——就这么两脚一蹬,便飞起来,也不要拍翅膀的。”
“你又是在哪里看到的?是村里还是这里?”
“自然是这里!至真大师父下来时,据说那日好大气派,香风缭绕,仙乐齐鸣,却没人撞见。但是住下之后,每天开讲前,从崖上下来,也都不兴走一步路,直截就从崖上飘飘地下来,准准地落坐于蒲团上。这里几百双眼睛都看见的,不是老汉我白调舌。”
“飘下来再飘上去?那么回崖也是驾云——噢,就是那两脚一蹬飞起来?他飞不飞得远呢?就没有一跤栽下来过?”
丘老官惶恐道:“长官不要取笑。这位老神仙绝有道行,怎会飞不远?人说他惯走天路,日行八百,夜行五百,还不带一声气喘呢!”
“你们称他至真大师?”
“这便是大师的法号。”
“现在他人在哪里?”
“自然在上面茅庵。平日都是巳时开讲,如今还差少许,算来不要一盏茶时就会下来。”
这时斥候气喘吁吁地奔驰过来,见都督正好在,便即滚鞍下马,报说:“右手林子里,发现马犯的座骑了!”
“座骑?”白思孟闻言大喜,忙问:“人找到没有?”
斥候说:“还没有!然而有人说看见他上这山崖了。”
“这话可是当真?”
斥候禀道:“属下问了四个人,皆说亲眼目睹。年貌衣着件件对得上,是半个时辰前由这扇小门上去的!”
白思孟又惊又喜,抬头看看那座小山崖,心想,这笨伯!要是躲在了崖上,那咱岂不是瓮中捉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