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闻的记忆虽然还没有完全恢复,但这完全不影响他辅助谢诗筠打理朝政的一片热诚之心,如今大陈国百废待兴急需人才,上次曾提起考举之事,要不拘一格广纳贤才为国分忧,他心中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想要找皇姐商量一下。
他兴冲冲地来到皇姐的寝宫,一进门就发现沈驷君也在,而且他和皇姐俩人不知道刚才发生些什么,相互没有看对方,皇姐低首垂眸不语,沈驷君双眼望着不知哪个角落,眼神呆滞像是在神游。
关于他俩的事情,谢闻心中也明白,除了一声叹息别无他法,只希望自己的皇姐可以早日走出这片情感的阴霾。
“皇姐,沈将军,你也在啊,正好我有事跟你们商量,……今天我路过皇宫的花园时竟然听到百鸟啾鸣,呃,还有阳光正好花儿正开,定是大陈国要时来运转,是个好兆头。”谢闻面对如此尴尬情形,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开解二人,语无伦次地胡诌了几句,来缓解气氛。
二人同时将目光转向他,脸上露出一丝礼貌性的笑容,没有半点欢喜在里面。
沈驷君站了起来,眼神唤散,脸色忧戚,“谢闻,你陪你姐待会儿,我有事先走了。”他说完又回头看了一眼谢诗筠,正好碰上她如静水流深一般的眼眸,俩人相顾无言,时光流转……
谢诗筠看着沈驷君远去的背影,不似往日那般挺拔正直,竟生出一种孤寂萧瑟落寞之感,不由得心头一阵酸涩,热泪盈眶。
谢闻看着皇姐这样,心中也随之难过,却也无奈,只得出言安慰:“皇姐,别难过,人不能逆天而行,那么多苦难都过去了,你该高兴啊,想想大陈国,还有那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皇姐,你要振做起来。”
谢闻也知道自己的语言苍白无力,感情上的事情只能靠自己。
谢诗筠闻言收住了伤心情绪,深呼吸一下,向谢闻笑了一下。
“谢闻,你说的对,皇姐是应该办正事了,对了,你刚才说什么?你有什么想法?”
“皇姐,关于考举之事,我有几点想法,第一,要广纳贤才,不在拘于一层层选拔,以前都是从乡试到殿试,太繁琐,此中间不一定有哪些官员从中做梗,使有用之人埋没人间;第二,不管是什么身份,只要是有用之才,都能参加考举,古人云:不拘一格降人才,正是这个道理。”谢闻一口气将心中所想都说了出来。
谢诗筠闻言心中一喜,想不到这个弟弟如今“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了,他说的这两点正是自己心中所想,当年的小少年如今也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她心中大感欣慰。
“说得好,皇姐也正有此意,这两点都很关健,具体的细节我俩再好好研究一下,还有一点就是考举内容也需要改一下,以前都是考文章,谁的文章写的好,谁就是状元,我觉得太单一,如今百业待兴,需要更多不同的技能型人才,实干型人才,不能只有纸上谈兵的指挥家。”
谢诗筠又补充一点自己的想法,谢闻也拍手赞成。
“皇姐说得好,只是不知道朝臣们对此有没有意见,我担心那些守旧派会反对。”谢闻一想到那些白胡子老头义正词严顽固不化的模样就怵眉头。
“无妨,事不宜迟,现在就召他们来商议,我自会说服他们。”谢诗筠脸上露出坚毅神色。
谢诗筠让下人去召了吏部及相关人员来商议此事。
下人自去请相关大臣,谢诗筠和谢闻又将具体细节研究了一番,总结归纳为重要的三条。
没过多久,朝中大臣都到齐了。
谢诗筠也没有说多余的套话,直奔主题,讲了关于考举改制关健的三点,她说完之后,扫视了众大臣一圈,发现有人脸上现称赞之色,点头欣慰,有些却忧思愁苦,大有不可思议绝对不行的神情。
那脸上忧思愁苦的正是原来掌管吏部的尚书,他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安宸公主,听老臣一言,历来考举之事都沿用祖上定制的规矩,几百年来,沿用至今定然自有他的精妙严谨之处,岂可朝令夕改,令天下百姓对皇廷有所质疑。第一点,正是层层选拔才能挑出真正有用的人才;第二点,自古罪臣之后作奸犯科之辈不能参加考举,这是为江山社稷安定着想,岂可轻易废之;第三点,有才之人自要用文章呈现,难不成连文章也不会写的人也配称之为人才吗?”
老尚书正是谢闻眼中的顽固不化之辈,他一副忧国忧民的神情,大有你们若是要天翻地覆地逆天而行,定然危及国家安危,万万不可,若你们执意如此,我定将拚死阻拦的气势。
他此言一出,其他几位大臣也都觉有道理,转而又站在了老尚书一边。
谢诗筠没着急辨解,她又看了看其他大臣,希望有人站出来支持自己,替自己讲解一番。
但见他们都一个个交头结耳,就是没人站了来表达不同意见。
谢诗筠只得亲自讲解,“尚书之言差矣,自古传下来的祖制不一定都是金科玉律,也有暇玼存在,况且之前的所有规矩也都是人定的,我们应该审时度势,改进它完善它,而不是被它所束缚,裹足不前,如今大陈急需人才,江山稳固与否岂是一人之力左右,尚书不必囿固于此,当知变通,大陈方能昌兴前进。”
老尚书的脸色并没有因此有所缓解,反而更加苦大愁深,“安宸公主,万万不可,此行有违祖制,若因此天下大乱,老臣有何面目去见先祖列宗啊。”他这是一根筋脑子,只知循规蹈矩。
谢诗筠没想到尚书如此固执,可是她决心已下,“尚书大人,若你对此不满,大可袖手旁观,以观后效,本宫自会另择贤人负责考举之事。”
众位大臣见谢诗筠如此强势,也都不敢再有多余言论,况且大部分大臣还是赞同此举,只有以尚书为首的少数人还不服,最后结果自然是以谢诗筠所定考举制度为准。
考举试题由谢诗筠谢闻和沈驷君三人共同商议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