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以来,谢诗筠拜访了许多老臣,然而却都吃了闭门羹,这不由让她有些泄气。
这日,谢诗筠起床洗漱后并未和之前一样,前去拜访老臣,飞羽不由问道:“公主,今天不去拜访了吗?”
谢诗筠叹了口气,道:“晚一会儿再去吧。”其实是因为这些日子谢诗筠把已经能够拜访的人都跑了一趟,如今到不知该去找谁了。
谢诗筠在心中排查,自己已经拜访过并且能够拜访的人,许久,她眼睛一亮。
还有镇国公!
正好此时谢闻来找她。
“阿姐。”看到谢诗筠,谢闻就露出了笑容,问道:“阿姐,我们今日去拜访谁。”
谢诗筠回答道:“镇国公。”
听到这个称呼,谢闻有些惊讶,道:“镇国公已经很久不问朝政了,而且也很少和朝堂的人联系,我们去拜访,他会见我们吗?”
是的,要见镇国公,比之前那些老臣还要难。
镇国公曾是先皇最信任的大臣。
当年先皇还是太子的时候,就与还是世子的镇国公交好了,镇国公也一直站在先皇这一边。后来敌国入侵,边疆大乱,先皇请旨上了战场。
所有人都觉得先皇会死在边疆。那时先皇的幕僚不少,可愿意陪同他前去的却没几个,镇国公却是最坚定的那一个。
后来镇国公与先皇并肩作战赢得了胜利。也因此,先皇坐稳了太子之位,顺利登基。
而在战场上,镇国公处处护着先皇。还为了先皇受伤,又因救治不及落下了毛病。为此,先皇很是感动和愧疚了一番。
因为这些,先皇极其信任镇国公,镇国公也没有辜负先皇的信任,但凡先皇交付给他的事情,他都能完成得很好。只是后来先皇驾崩,镇国公便辞了官,不再过问朝政了。
起初还好,若是有人拜访,镇国公还是会见上一面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镇国公愈发看不惯朝堂上的倾轧,便再也不理会了。
不过即便如此,安和帝登基到如今,对镇国公也还是十分的敬重。
近些年想拜访镇国公的人不少,其中王孙贵族打着各种旗号前去,但被其迎进府的却没几个。所以他们去了,镇国公也不一定乐意见他们。
“总是要试试的。”谢诗筠安慰弟弟,“之前有些老大臣不也说不见?后来还是被劝服了?”
“嗯。”谢闻点点头。
于是姐弟二人出了皇宫去镇国公府。
镇国公府门口。
谢诗筠对门童道:“麻烦通报一声,谢诗筠和谢闻前来拜访。”
门童听到名字,知道面前的人是安宸公主和十一皇子,犹豫了一下,道:“请二位稍等片刻,小的这就前去通报。”
“麻烦了。”谢诗筠笑容淡淡。
“阿姐,你说镇国公会不会见我们啊?”谢闻紧张地看着门内,问道。
“我也不知道。”谢诗筠表面淡定,其实也有点紧张。
就在两人觉得镇国公不会见他们时,门童回来了,道:“二位里面请。”
姐弟二人相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里的惊讶。两人又对着门童道了谢,然后在他的引领下进了镇国公府。
门童把二人领到了一处凉亭。姐弟二人就看到凉亭里面坐着一个老人,虽然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看不出老态来。
老人面前摆放着一盘棋,手边是一杯清茶,正自己与自己下棋、品茶,好不悠闲。
姐弟二人上前皆是一礼,“安宸/谢闻,见过镇国公。”
镇国公落下一字,才抬起头看向二人,说道:“坐吧。来找我有什么事?”无事不登三宝殿,来找他定然是有事。
谢诗筠道:“镇国公,如今朝中有人扰乱清明,安宸想请镇国公出山,以正清明。”
镇国公淡淡地看了她一眼,道:“小丫头不用给我戴高帽子,我老了,可不想管这些事。再说我不理朝政已经多年,早不会这些了。小丫头还是找其他人吧。”
见镇国公毫不犹豫的拒绝,谢诗筠也并不意外。她还想继续劝说,镇国公却是已经看出来了,接着道:“小丫头,我今天见你,也是看在安国侯儿小子的面子上。”
余下的话镇国公没有说,谢诗筠却是明白。她没有再继续纠缠,只是笑着道:“那我平日里找您下棋,您可不要拒绝。”
镇国公没什么爱好,下棋便是其一。他听沈驷君说过,谢诗筠下棋不错,便点了点头,“你若是有闲得空来我这儿,我也不赶你。”
又与镇国公闲聊了一会儿,谢诗筠和谢闻起身告辞。
出了镇国公府,谢闻问道:“阿姐,现下要怎么办?”
“不急,慢慢来。”谢诗筠心中已经有了打算。
之后谢诗筠便时常去镇国公府,诚如镇国公所言,确实没有赶她走,只要她不谈及朝政,二人相处的便极为愉快。
谢诗筠每每前去镇国公府,便是陪着镇国公一起喝茶下棋。
镇国公见识了谢诗筠的棋艺,每日不与她来一两局,就觉得不自在。两人相处下来,竟是有祖孙的感觉。
这日,谢诗筠又前往镇国公府,陪镇国公下棋。她一边下棋,一边道:“镇国公,我有一好友,乃是将军之女。我想请您给她指导指导功夫和派兵布阵。”
“嗯。”镇国公随口应了一声,吃掉谢诗筠大半棋子。
谢诗筠心思不在下棋上,落子偏了一步,便又被镇国公吃掉了一部分棋子。
“你输了。”镇国公道。
“嗯。”谢诗筠颇有些郁闷地看着棋盘。
镇国公一边分拣棋子,一边道:“排兵布阵和下棋一样,瞧着对面心思不在,强攻猛攻。”
谢诗筠一愣。
镇国公已经分拣好了棋子,对谢诗筠道:“明天你带你朋友过来吧。”他年轻时跟着先皇上战场,也乐得教一教别人。
“好。”谢诗筠笑,二人又下起棋来。
第二日谢诗筠就带着秦涟漪来了镇国公府,镇国公亲自教导秦涟漪。
秦涟漪知道机会难得,很是用功,镇国公也不由赞赏了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