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见闻写了一本名为《真元论》的书。文中先是说明了真元之力对修炼的重要性,而后将真元之力分为先天真元和后天真元,书中对于后天真元的记载中,大都是在十二三岁修炼而成的。当然也有后成者,但随着年岁的增长,真元之力的修炼愈发地困难,那十二三岁之后炼出真元之力的,资质也较差了。以此书中的记载,若十又七八时还未炼出真元之力,基本也就无望了。
所以修士的后代若是没有先天真元,也可以去修炼后天真元,修士会指导其修炼,直至成功。若待其十八岁时,还未炼出后天真元的话,那边送其去凡间,至少富足平稳地过了此生。
后来又有一位修士,在《真元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出书《大道真元论》,不同于前书,此书更将真元修炼之化元境的此段时期称为“积元期”,但说到底,此书中不过是将修炼真元之力的时期分为了三个层次而已,初阶可以在丹田处创造一个空间,以供储存灵力(真元之力本就在在丹田中),中阶可吸收吐纳灵气,后阶可将灵气储存于丹田甚至是体内其他处(身体各处都可储存灵力,但丹田效果远高与其他地方,并最为稳固)。
因此,这修真界的第一个境界便是“化元”(积元期是培养真元、吸收灵力都主要作用,不属于境界),其实这化元并不是“化出元”,而是将真元之力夯实,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当然,化元期修士变不只是修炼真元之力,毕竟才迈入修真界第一步,就像刚迈入新天地的孩子,对着许多事物都有好奇之心。而且还要选定功法、学习各种本领、为宗门做任务等等。
真元之力凝聚完成后,修为也会达到化元后期,而下一个境界便是这“真丹”了。
凝聚真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修士将体内的“丹”称为“元丹”,顾名思义,以真元之力为基础凝成的“丹”。
凝出元丹便是迈入了真丹期,而真丹之上还有凝神、苍灵、天虚三境。
宗门内,化元期修士为低阶弟子,真丹期修士为中阶弟子,凝神期修士为高阶弟子,而苍灵境修士则是各总长老,天虚境只有掌门甚至太上长老才有资格,而天虚境之上是什么,没有人知道。
但说到底,这终究是大宗门的设定,小宗门的话则就没这么严格,毕竟望眼奇云山脉,天虚境修士只有寥寥十数人,其中大都是初期修士,中期的话恐怕只有寥寥数人了。
修道之路,荆棘不断,哪有那么容易的。在如今奇云山脉一带,还没有天虚后期修士,而穹明山宗主牧全则是一位天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