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夏君臣吵闹不休,李仁孝也有迟疑之际,忽然传来占领凉州的宋军,竟然对肃州发动大规模攻势,马军竟然有两万余人,从合罗川通过北方传来的消息,至少也有近一个月,现在还不知怎样局面(权倾大宋981章)。复制网址访问
对于李仁孝是重大打击,宋军刚刚占领凉州不久,就组建强悍的马军,这还不能让他吃惊,因为大宋的马军太少,就算是强悍的西侍军,战马资源也不算多,备选的马军将士却不少,只要得到战马,这些人就是真正的马军。
他吃惊地是,宋军有能力对甘肃军司进攻,这可是不好的苗头啊!西凉战马甲天下,宋军快速推进,夏军完全没有料到,整个西凉被完整地攻陷,大半战马资源失去。
这意味着什么?只要给宋军充足的时间,他们完全可以利用战马,组建数万人的马军。兴庆可真的危险了。
别的不说,单凭两万余马军,也能对河西造成极大的威胁,他无法指望援兵了。
一波吃惊还没过去,另一波就来了,宋军第五行营奔袭神堆驿,三千骑的宋军马军突然出现,来自银州的夏军部队措不及防,还没等展开战斗队形,就被如狼似虎的宋军冲散。
当年,党项人优势就在马军,现在依然是,只是养兵五十万难以为续,夏军的步军占了多数,却仍然以马军为主力,每战必然战马奔腾,让宋军艰难支撑。
今个,是风水轮流转,七千多银州兵遭到毁灭性打击。宋军第一波进攻,就以五百重骑兵冲乱夏军队列,两翼以骑射不断打杀,不到两个时辰,他们的负担兵首先溃退。尽管夏军的七百余马军,进行了一场英勇抵抗,却无何奈何地全军崩溃。
那绝对是一场屠杀,三千人对七千六百人的绝对残杀,战场为之赤红,尸横遍野,夏军将校丧胆,萧合达更加沉默,纷纷闭门自守,还有一些人直接投降算了。
宋军主力稳步前进,夏军北地的部队正在南下,夏州静观其变,银州、石州等地一片乱麻,部分夏军北遁地斤泽,所幸的是静州防线逐步增强,北地三军司先头部队抵达。
夏国内吵翻了天,以幹道冲为首的文官认为,静州以东一片糜烂,西凉又被宋军占据,夏军失去半数良马补充,已经没有太多的回旋余地,应当趁着还有讨价还价资本,赶紧和大宋行朝讲和,哪怕是上表称臣也在所不惜。
党项曾经是大宋的藩属,世袭的定难军节度使,就算是元昊称帝,也奉行对契丹和大宋称臣。
但是,以晋王察哥为首的部分党项大族,却认为初战失利并不可怕,当年宋军蚕食横山大部,不也是挺过来了,只要万众一心,没有过不去的坎。
现在,夏军左厢仍有数万正兵,北地三军司马军正源源不断南下,他们还有翻本的机会,奴颜乞降寄人篱下过日子,似乎有点太早了点。
他们是各执己见,争论不休,双方差点撸袖子打群架,要不是李仁孝及时弹压,恐怕就闹大笑话了。
李仁孝是初步控制局面,毕竟刚登基根基不稳,往昔在众人面前的谦虚,让某些人认为他荏弱,不把他放在眼中。
想想那些趾高气昂的大族长,他就气不打一处来,任得敬得到他的信任,究其深层次原因,也会因为这些大族势力。
为何?任得敬是原大宋知西安州军州事,投降党项献女,才成为静州都统,可以说没有任何根基,又被党项大族所排挤,这种人最适合大用。
他下诏任得敬驻扎兴庆,嵬立啰暂时主持盐州防线事务,这招玩的很妙,任得敬率军进驻兴庆,李仁忠的计划被破坏。不过,李仁忠也算是枭雄,竭力拉拢任得敬。
连续几日来,李仁忠和任得敬不断地偶遇,相互间小酌两杯,却也算是甚为相得。
时下,宫中传出李仁孝和太后的某些事,民间流传很快,
李仁忠自然也知道,想探探任得敬态度,要是传言属实可不好玩了,皇太后和当今天子,想想都让人臆想翩翩。
不过,任得敬对宫闱密事不感兴趣,没有表露任何或愤怒或质疑,多是谈些风花雪月,李仁忠也拿捏不准。
夏政权内忧外患,任得敬召唤族弟任得仁,兄弟任得聪、任得恭,侄子任纯聪到府中议事。
“大哥,如今行朝咄咄逼人,大夏风雨飘零,咱家兴衰存亡全系你一人身上,还望速速决断。”任得聪忧心重重地蹙眉,对于夏国内忧外患的前途,他并不十分看好。
当年,任得敬献城降夏,他并不甘心认同,认为要是能坚持到援兵到来,任得敬可是孤臣,必然受到朝廷重用,说不得任家会去东南繁华地,再不济也能熬上九卿,好过把女儿献出去当贰臣强。
这回倒好了,任家刚刚有了几分起色,兄弟们逐渐掌握大权,可大宋行朝就征伐党项人了,气势如虹的攻势,让他非常的担忧。
无它,只因党项人就算是亡国,大宋行朝为了安抚党项各部落,维护占领区的统治,也会给大族长一生富贵,甚至还会让他们统领部族,仍然会高高在上。
他们这些贰臣的命运,可就不好把握了,历朝历代对贰臣都是毫不留情,大宋行朝也不例外,担忧越加强烈,不得不提醒任得敬,为任家留下一条后路,免得到时候玉石俱焚。
任得敬岂能不明白他兄弟的意思,他知道没有回头路了,对于大宋行朝来说他是叛逆贰臣,是四十六旅镇全军覆没的凶手。他在大宋官场上呆了十余年,对官风好恶一清二楚,士大夫们可以容忍贪污,甚至自己欣赏政治对手,并以此为乐,却决不能容忍贰臣,他绝无生理,只能死战到底。
任得仁眼瞪了任得聪,厉声道:“不过是一时失利而已,大夏尚有数十万大军,据山川关隘险峻,胜败尚不可知。”
本书来自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