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眼下林宝茹提起来,她们也就仔细思索起来。原本依着林宝茹的心思,寻几个懂事儿又爱干净的媳妇婆子。
不过经的事儿多的鲁大娘跟马婶子,却觉得光按着这个条框选不妥当。她们琢磨着,宝茹丫头的要求只算是最根本的,余下的却还得考量进作坊的妇人娘家跟婆家的关系呢。
万一遇上个媳妇勤快能干,可婆婆却是个贪心又好是非的。往后三天两头的闹些糟心事儿,让那做工的媳妇心里不痛快是小事儿,万一再给作坊招惹上笑话可就得不偿失了。
几个人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定下了个算是苛刻的招人标准。虽说条件多了一些,可如今桃溪村想进作坊挣工钱的婆子媳妇,可不光是一户两户。
毕竟谁都知道,在家门口做工挣钱,可比去外头风餐露宿的干活儿来的好。
再者,二房人向来厚道,但凡活儿多了,加钱不说,还会留下大伙儿吃饭。
若单说一顿饭,倒也不至于让人眼馋。可让人眼馋的却是二房那饭菜,可是有肉有油的,就算最后只断了些油汤剩菜回家,都够一家人回锅打牙祭的。
所以,但凡是盘算着寻进项的人家,哪个不是巴巴等着二房松口呢?
自然,鲁大娘几个也不担心,刚定下的那些个招人的道道会让作坊寻不着合适的人。
商量完了招人的事儿,林宝茹就笑着提起了给鲁大娘几个涨工钱的话。
“大娘,婶子,嫂子并着大安哥,我也不说什么客套的话了。现在咱作坊的生意还算红火,所以我跟我娘就商量着,往后你们的工钱不再按天儿算了......”林宝茹笑着说道,“以后咱也学着镇上那些生意人家,论月算工钱。只你们几个,工钱涨到每个月一两银子,若再遇上下工晚的时候,补给大娘们的铜板再另算。”
“当然,新招来的人,工钱还按着大娘们之前的数目来算。若日后她们干的好了,再酌情涨些铜板。”
一两银子的工钱,也不是林宝茹随意想的,而是她按着作坊如今的盈利能力定下的。
说白了,这钱就是她为作坊寻的管事儿定下的工钱。日后,作坊招人多了,那甭管是调制还是制形,哪怕是往外送货,各方各面可都需要个人管束着。
而最先入作坊,且踏实毫无外心的鲁大娘几个,最是合适了。
琢磨着当下作坊的情况,再加上对未来的考量,所以林宝茹自然不会吝啬多给些工钱了。
这话一出,王氏没觉得有什么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