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一条啤酒生产线是傅望山的主意。他觉得既然要打造一个“黄师傅”的食品品牌,就不能局限于单单只是生产方便面这一块,综合考量之后他决定再引进一条啤酒生产线。
啤酒生产工艺并不算是什么特别复杂的技术,再加上再战争之前,中国就已经有了几条啤酒生产线,傅望山本人旗下的产业就有一条啤酒生产线,只不过一直没有继续投入生产罢了。
现在有了这个机会,自然是可以继续投产的。
啤酒工厂选址并不算什么难事,只要是有自来水、方便运输等条件就行。起初的时候,傅望山想把啤酒厂一起建在南京,不过后来考虑到设备搬迁等多个问题,于是就地取材,将啤酒厂建在了武汉。
黄柯在听了傅望山有关啤酒厂的汇报之后,立刻表态支持他的想法。并且对啤酒厂投建做出批示:“我军的将士们在前线进行抗战,百姓们在后方进行生产,他们都很辛苦。各级部门除了基本物质的保证之外,啤酒也是要供应的。酒精能够使人精神得到放松和麻痹,也能够让人产生激情!同意啤酒厂扩建,各级部门要特事特办。”
不久之后,“黄师傅”牌啤酒开始了正式的生产。在量产了一批啤酒之后,黄柯还过来亲自品尝过。
虽说味道不如进口的啤酒醇正,不过胜在成本低廉,可以大批量的生产,作为一种百姓饮品还是适合的。
不得不说傅望山这人还是很会做生意的,在第一条啤酒生产线投入之后,他紧接着又去云南昆明,在那里又投入了一条生产线。不出三个月的时间,这些啤酒开始出现在全国各地,并且价格低廉,每瓶只要两毛钱。
在缅甸这条生产线开始生产之后,傅望山就建议黄柯向远征军先免费提供一批啤酒。
黄柯考虑到远征军在缅甸作战酷暑难耐,就采购了一批用十几架次运输机运抵缅甸,这就让每一个在前线的战士都有机会喝到了啤酒。
前线的战事难耐,闲暇的时候去喝上一杯啤酒对战士们来说是再好不过的惬意时刻了。物质上的方便面和啤酒也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激励了前线战士继续战斗的决心。
这一次,黄柯准备带些啤酒给自己身边的这些将士们尝尝,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他觉得以后可以向这些地方供应啤酒。
抵达了西安之后,黄柯连简单的歇息都没有,就对前来接站的陕西省省长杨培民道:“走,咱们先去直升机试验地,我要看看咱们的样机究竟怎么样了?下午再去看看咱们研制的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