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袁绍,曹操,刘备,或者是任何一个传统的中国皇帝,都会认为占据了辽东和朝鲜的公孙度会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只要中原朝廷稳定了,就必然会派兵讨伐。但陈诚并不是,他心中的世界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人都大。
中国虽然号称天下,也只是世界一隅罢了。陈诚还将他这种世界观传给了数以千计的军校生和师范,工程和技校的学生。每个学校里面都有好几个地球仪,在那上面,能清楚地看到中国所占有的面积多么小,而未开化的蛮荒之地又是有多么的广阔。
因此,对于公孙度开拓朝鲜的事情,陈诚是持着赞赏的态度。只要公孙度不自己作死非要称王,他也懒得去管他。徐荣在知道了陈诚的态度后,很快就写信给公孙度,告诉了他大将军的意思,并且还附送了世界地图和地球仪过去。
公孙度本来的战略目标只是朝鲜半岛,但是在见到了对马海峡那边的广阔天地之后。立刻就来了兴趣,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过去。
兴平二年的天下,主旋律依旧是流血和战争,但是对于凉州和关中的百姓来说,今年风调雨顺,又多收了三五斗,战争似乎已经是一个很遥远的事情。发生在关东的那些屠杀,屠城之类的可怕事情,也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大家最关心的还是怎么才能多赚点钱,市面上的东西越来越多,但是刚刚吃饱了肚子的广大百姓依旧是没有太多的钱去买东西的。再一个,就是大家觉得官府管的越来越宽了。在规定了行人车马靠右之后,又制定了诸如:女子十六岁才能出嫁,但二十岁还不嫁就会强制指定一个结婚对象之类的奇葩规定。
这让老百姓在觉得官府管的太宽之余,也对制定法律的人破口大骂。
各种新鲜的东西不时的出现,让所有人都目不暇接。不知道什么时候,关中又开始刮起了一股去塞外捕捉胡人卖钱的风潮。这种歪风邪气还是从西凉传过来的,凉州的豪强们已经干这种生意干了好几年了,从西域那边弄了十几万的奴隶回来,发财发大了去。
关中也有矿产,长安也建立了好些个工厂,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一直在往上涨。见到隔壁的老铁们大发横财,关中的好汉们也坐不住了。他们或是找些退役的军人来合伙干,或是干脆就自己干,拉起了许多的队伍,就杀向了阴山北面的广阔天地。
现在朝廷不禁刀剑弓弩,甚至只要在官府做好备案,连钢甲都能随便买。关中向来盛产游侠,后来陈诚又将本地的军人裁撤了许多,乡野间大把的是想要靠着武艺去博取富贵的好汉。
这股歪风挂起来之后,不少的匈奴人和羌人也加入了进去。散布在阴山角落下的那些部落本来就时常和北面的鲜卑人起冲突,互相仇杀也不是一次两次的事情了。现在既能打击敌人,又能发财,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
朝廷对于民间的这种行为,表面上是不闻不问,实际上是暗中支持的。三省六部的官员在其中占了许多股份不说,现在朝廷对于人口是极度的渴求。凉州,关中,并州还有司隶这些地方加起来,地盘快有河北的三四个大,但是人口却只有河北的四分之三。好在又从兖州弄了几十万人到洛阳附近,差距没那么大了。
有了更多的人口,才能生产出更多的财富,才能组建出更多的军队。历史上曹魏放弃了河套地带,不是曹操认识不到那些地方的重要性,但是天下的诸侯动不动就屠城,哪里有人手去开发河套呢?
就算曹魏不进行收缩,那些地方的人也会很快的胡化,就像是西凉的汉人一样。
陈诚不想放弃河套地区,又不能让人一年生两胎,那就只能想些其他的办法了。其中一个办法是用免费分配田地,房屋的条件,引诱周边诸侯治下的百姓逃亡过来、另一个办法就是大规模的奴隶贸易了。
而且抓周围的胡人当奴隶是有很多好处的,首先是可以补充劳动力不足的情况,其次是可以削弱周边胡人的威胁。自从奴隶贸易兴起之后,凉州的钢铁产量增长了一倍多,纺织业增长了三四倍。
伴随着捕奴事业的兴起,边境上的军事压力也小了许多。过往时不时来寇边的胡人部落少了许多,几乎就要绝迹了。不但是地方豪强参与到了奴隶贸易里面,边地将领也经常亲自下场,带着军队对周围的胡人部落进行扫荡。这既能挣取军功,又能发一笔横财,还不是美滋滋?
从兖州返回长安之后,陈诚又轻松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纺织机器的升级换代已经完成,已经够用很久了。在蒸汽机出来之前,最多也就是再修修补补,替换上更好的材料,那是属于材料学和冶金学的范畴。
朝廷的事情都由阎忠,贾诩,董昭等人帮着处理,陈诚只是每天看看文件,偶尔签个字,盖个章就完了。在这段悠闲的时间中,他召见了被蔡邕,王粲等人极力举荐的杨修,袁术曾经的主簿阎象,还有参加了陆军小学的毕业典礼,陆军中学,长安纺织学院,长安工程学院,长安师范等学校的开学典礼。
杨修今年刚满二十岁,跟孙策一般大。两人出身大相径庭,之前的经历却是有些相似。杨彪被袁术部将杀死,孙坚被黄祖伏兵射杀。不过两人后面的经历就完全不一样了。在孙策带着成千上万的兵马横扫江东的时候,杨修则是在长安城的学校里面苦读。
被大将军召见之后,杨修很快就出现在了陈诚的面前。陈诚打量了一下大名鼎鼎的杨德祖,只见这人身形高大,却有些消瘦,眉宇间还有些阴鸷的感觉。除了仪表举止无可挑剔之外,这人根本不像是身负天下士人之望的世家子弟。
陈诚笑了笑,问道:“你就是杨修杨德祖?”
“正是,杨修拜见大将军。”
“听说你用微积分推导出了圆的面积?”
杨修点点头,眉宇间的阴鸷依旧,“大将军所创的学问当真是开天辟地,足以为万世师表!”
他再次拜伏于地,说道:“请受某家一拜。”
陈诚望着杨修,沉吟了一会,说道:“蔡邕说你是天下奇才,王粲也说你聪明过人,还有一些朝臣,都再说你是当世大贤,似乎是不重用你杨德祖的话,就是朝廷的过错了。”
杨修面上表情不变,说道:“我这一点学问,又怎么比得上大将军万一?诸位大臣们是谬赞了,大将军一笑置之即可。”
陈诚笑了笑,道:“今日见了德祖,这才知道蔡邕等人所言不虚。像你这样的人,放在礼部是有些屈才了。但是朝廷自有法度在,想要进入中枢,必须要有在地方上任职的经历。这样吧,我给你两个选择,一是去南阳做一任的太守,将来进入户部也好,进入工部也行,都随你。”
杨修站在原地,神情没有任何的变化。陈诚见对方气度俨然,不由得在心中赞叹了一句,世家子弟果然还是有些过人之处的。
“第二个呢,我准备在长安建立一个科学院,分成数学,物理,化学,地理这四个种类,专门进行各种科学研究。同时,科学院还要办一份科学杂志,给天下人介绍最新的研究成果。每年评选出十个成果最大的人,授予科学家的称号。凡是获得此称号的人,自动获得上校的军衔,可以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如丞相萧何故事!”
杨修终于动容,现在朝廷之中,就只有大将军一个人有“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的待遇。其他的人,无论是阎忠,贾诩这些文臣,还是赵云,徐荣这样的武将,可都没有这样的待遇。
看来大将军对这个科学院很是看重啊!
陈诚笑着问道:“不知道德祖是想出任南阳太守呢,还是想要当这个科学院的第一任院长?”
杨修方才有些动容,这时候又恢复了原样,他沉默了一会,说道:“愿为南阳太守。”
陈诚笑了笑,心中觉得有些可惜,却也不会去勉强杨修。南阳是刘表的地盘,空降一个太守过去,他肯定是会反对的,但要是空降过去的是杨修,他大概就不糊方案,而只会觉得高兴了。
次日,由吏部侍郎起草诏令,然后盖上了尚书省,门下省,大将军府的一大堆印章,最后又盖上了天子的印玺,便将杨修打发出去当南阳太守去了。这样的话,长安城中的那些遗老遗少大约能够安稳几天。
在将杨修打发出去之后,陈诚又将法正召来,问他愿不愿意当将要组建的科学院的院长。法正也是聪明才智过人的好孩子,年纪比杨修还小些,对“陈学”的钻研程度也不遑多让。虽然最近有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军事学上面去了,但是科学素养不必杨修差,追追要的是,这是自己人,用起来更放心。
面对陈诚的提问,法正则是欣然同意了。他以陈诚的学生自居,对于能够将“陈学”发扬光大的事情,一向是不遗余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