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粮仓之事,始皇帝已是秘密派出专人前往荥阳,调查当地发生了何事。
若真如蒙毅所说的那般,粮仓被人控制的话,那可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民以食为天这句话说的可不是百姓,而是泛指天下人。
任何人离开粮食,都不能存活,始皇帝也是不例外。
至于粮食的问题,便是交由了蒙毅解决,对此事,所有人都持有怀疑态度,毕竟那可是好几个郡县的粮食,不是个小数目。
纵然是蒙毅有着奇谋秒策,却也是难有办法。
当然,蒙毅则是很笃定的拍着胸脯说:“陛下放心,若不能解决粮食的燃眉之急,我愿解甲归田。”
如此可算是军令状,他既然敢这么说,始皇帝姑且是相信啦。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荥阳的事情正在稳步推进当中,而蒙毅这边也是没有闲着。
这天,从朝会归来之后,他没有径直回到府邸,而是前往了南山,此地栽种着水稻,就在数个月前,此地还是一片荒野。
经过蒙毅的努力,这个地方嫣然成为了丰盛之地。
纵目观之,站在山脚下,看着一片又一片的梯田,在梯田当中栽种着水稻,经过水车的“长途”运输,将河中的水运送至此,灌溉了农田。
为了让水稻成长有着更好的肥料,于是,蒙毅命人将水稻田中撒上鱼苗,如此一来,鱼苗和水稻便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鱼苗将体内的排泄物用来滋养水稻,而水稻可为鱼苗提供水中充足的氧气及饵料。
待水稻成熟之后,生活在稻田里面的稻花鱼也是可以食用,绝对是双丰收。
蒙毅带着府上的农工,来到水稻田中,听着农工的介绍,对于基本情况也算是有个大致了解。
“二少爷,您所提供的水稻苗真是太神奇了,比其他农户的稻苗更要茁壮,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水稻的亩产量至少要翻四倍。”
说话者,是南山管理的农工,也算农工头的领头人,用现代的俗话说叫“包工头”,反正基本意思是差不多的。
他很是激动,亩产量翻四倍,是他这辈子从来没有见过的,不免有些心跳澎湃。
在古代,百姓们种地,其实一亩地的产量实在是寥寥无几,与现在不同,在二十一世纪,动辄亩产量七百斤,甚至上千斤。
可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只怕是亩产量可达到一百斤,都绝对是大丰收。
这也是为何国家要“重农轻商”的根本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