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有私交。”高得宜尽职尽责的提醒。
于是魏国公郑秀就成了弘复帝第一个召见的外臣。
他仍如往常一般洒洒落落,获允落座时也照旧坐得吊儿郎当,听闻弘复帝询问,一口便承认了:“太孙这回可是犯了大忌,微臣也难免猜度了一下,以为皇上怕是难以宽赦太孙所犯的罪行了,故而便也操了操心,替皇上思谋了一回若然太孙被废,几位皇子有谁能够担当大任。”
“林英以为秦王堪当大任?”弘复帝也不再与郑秀兜圈子。
“倘若太孙被废,皇上考虑立长,那么齐王登储便毫无争议,不过微臣大胆揣摩皇上的心思,既然能够痛下决心废嫡长孙储位,那么必是打算立贤,在臣看来,秦王心性仁厚一面与皇上最为近似,又秦王这些年来并没有串联党徒扩充人势,对于太孙从不怀不臣之心,秦王之所谏言废储,是确然怨愤太孙着实辜负了皇上的寄望,担忧储君失德,人心动荡会生变乱,他行事前的确与微臣先行商议,担忧的是连累了贵妃与微臣,不过微臣并未阻止秦王的谏言。”
“怎么林英不曾想过辅佐八郎登储?”
郑秀叹一声气,缓缓摇了摇头:“一个太孙已让皇上劳心劳力,又怎会再择幼子为储?承恩伯乃痴心妄想,微臣可没有如此糊涂。皇上,微臣早便不愿涉深朝政,不过眼看储位将有变争,臣不得不为日后考虑,也料到在此紧要关头,皇上必然也不能再容臣继续游手好闲下去,臣
若谏立八皇子,不臣之心便如司马昭当日,所以臣只能择举秦王。”
“爱卿难道就不曾考虑过周王?”
“臣着实不曾交熟周王,难知周王是否贤良,且周王既有晋国公府这门岳家,臣更不敢确信周王是否早对储位怀有企图,若贸然择举,皇上便会动疑,臣全赖皇上多年信任才能安享富贵,在此风声鹤唳之时,不敢不谨慎为重。”
“林英就当真不曾对储君早怀异意?”
郑秀摊摊手:“皇上若然怀疑微臣居心不良,臣甘领罪责,秦王也只好自认倒霉,谁让他喊了微臣多年舅父呢?不过微臣还是那两件请求,舍妹那头脑万万不至于牵涉谋储,否则多年行事也不至于如此张狂,望皇上还能容她在宫里锦衣玉食;微臣择中的流放地是岭南,望皇上圈禁归圈禁,莫让微臣饱受寒苦饥劳,便是不能再享山珍海味,尚有一日三餐果腹。”
弘复帝把郑秀盯了好一阵,极其头痛的挥手让他告退,此时他身边也没有别人商量,只好问高得宜:“宜公看来,魏国公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