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漠北已经进入平静的对峙期,百姓也忙着开垦田地种植粮食。从各地招收而来的工人,也陆续进入修建好的工厂之内开工,为根据地提供自给自足的物资。
明白交通重要性的刘兴华,开始在扩大的根据地接壤地带修建公路,将公路延伸到前线阵地。这样做,也是为了战时能够尽快的投送后方的兵力。
还有一个原因,便是让附近的移民村,享受到交通带来的便利。原本战前冷清下来的瑗珲跟呼玛两城,又开始成为百姓赶集的首选地。
做为中心城的塔河,也正式展开扩建。总之,若是此刻有人进入漠北,便会发现此刻的漠北,正在蕴酿着勃勃生机,几乎是每天都有新变化。
战时抓捕的二万多沙俄俘虏,如今成了修路的主力军。一条条连接各个防区的公路,也快速的被修建起来。而刘兴华的打算便是,公路修到那里,防区便扩大到那里。
如果沙俄下次再发动围剿,便是他占据嫩江、呼伦以及黑河全境的时候。若是沙俄今年内不再兴兵来犯,刘兴华也会带领安民师,发动冬季攻势完成这个扩张计划。
看到根据地的发展,正在有序的提升当中。就连刘兴华亲自抓的兵工厂,如今也开始进入生产。虽然只是简单的子弹跟炮弹复装,却也意识着弹药补给有了后勤保障。
从吉林机器局淘来的机器。尽管刘兴华有些看不上,却还是能满足弹药复装的要求。陆续从各地挖来的人才,也被情报部秘密送进根据地之中。
在这种战乱年代。要找一份好工作自然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早前开设在盛京跟吉林的机器局,因为被刘兴华给一锅端,两个工厂的工人也算彻底失去了工作。
经历近一年的空白期,就在这些由清廷培训出来的工匠,觉得需要另谋出路时。分布在两省的情报机关,开始秘密的接触他们,聘请其中的技工前往漠北。
不论开出的饷银。还是漠北军这块招牌,很快都得到这些工匠的同意。而分散各地的情报部门。同样没大张旗鼓的挖人,相反都经过一番计划,将这些人悄无声息的送往根据地。
随着这些老技工的到来,集合两个机器局的设备。重新组建起来的漠北兵工厂,也算有了第一批技术骨干。而刘兴华同样,在根据地召集一批年青人,进入工厂当学徒。
虽然弹药复装的速度,不是很理想。可刘兴华非常清楚,目前兵工厂刚起步,一切以培养工人为主。等何时,根据地有了钢铁厂跟火药厂,才是兵工厂进入高速发展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