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早会开早会啦!”沈国强也连忙附和了一声。
……
今天早会的内容就显得正式多了,以前杨彬是摸着石头过河,只是学着秦亮开早会的程序。跟进一下各人的工作。
但是,今天不一样了。
他手上多了一样东西。
项目三组、四组未来一整年的工作规划。
手上这份是他自己在断流空间里做的,另外还有一份从徐良辉那里偷过来的用于借鉴和参考。当然了,徐良辉那份不用打印出来,不用拿在手上。只在视野中用官德系统放映出来,他自己一个人能看到就行了。
虽然黄维霖认为好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好东西,但戴宏飞认为不好的东西,也未必就真的一钱不值。以杨彬的观点来看,他从徐良辉那里强取豪夺来的那份项目四组未来一整年的规划文案,可算做是一份很不错的工作指导参考资料。
那份规划文案不是徐良辉一个人做出来的,徐良辉在做的过程中,钱东给予了大量的专业指导,很花费了些心血。对这份文稿修改过至少三次。而且为了迎合黄维霖的爱好,规划中事无巨细,方方面面都规划得很是详细。
包括项目推介会怎么开展、招商会怎么开展、每个人员负责哪一块的工作、相关费用预算等等,事无巨细,几乎就是钱东这一年多负责项目一组的一份工作经验总结汇报了。
而现在杨彬负责两个项目组的工作。最欠缺的,就是这方面的经验和各项组织活动所需要的参考蓝本。相对来说,具体负责了一个项目组工作的钱东,在这方面的实战经验比之项目科主任孙漂云都丰富了很多。
戴宏飞重用孙漂云。是因为孙漂云与客商打交道的能力很强,而文案规划和项目组具体管理方面。钱东毫无疑问是项目科第一人。但现在钱东全部的经验和心血,被杨彬轻轻松松地使用了拿来主义。
有了这么个行动纲领级的规划,详细到项目四组每个季度、每个月甚至每周做什么都有详细安排的规划,杨彬简单到依照着这规划把工作安排下去就行了。
只在视野里借鉴这份规划资料用以安排工作,不打印出来也就不可能再引起钱东他们的怀疑。
“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可以提出来一起讨论讨论。”杨彬讲完之后向众人询问了一下。
“您对未来这一整年工作所做的规划和安排得真是太专业了!简直无可挑剔!”沈国强拍了下杨彬的马屁。虽然是恭维的话语,但也已经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