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内阁制始于建文朝,最初只是一个以备皇上咨询的顾问机构,担任阁员的也只是一些四五品的小官,充其量也就相当于后世国家首脑的秘书,只不过后来由于朱家子孙太不争气,荒淫无度,嘻于政事,这个机构的权力才逐渐大了起来。zineworm.com
权力大的具体表现为,首先内阁的阁员由原来的学士变为大学士,级别也从四五品的小官变为一二品的大员。这些人拥有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之后,凌驾于六部之上,地位赫然相当于宰相,由于这些人位高权重,所以又称他们为阁部或者阁老。
由一个皇帝的咨询机构,变成拥有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的阁老,真可谓是一个华丽的转身。仔细分析起来,这些阁老们之所以拥有巨大的权力,主要因为他们掌握着票拟权。
所谓的票拟权,就是内阁大臣在臣子们给皇帝的奏章上贴上一张黄纸,上面列出处理意见,这与后世一些领导的秘书,在接到下面的请示汇报或者公文时,也会在文件处理笺写上处理意见,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遇到一些勤政的皇帝还好一点,会仔细的看一看这份奏章,来判断出他们草拟的意见是否正确,但遇到一些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皇帝,看到有司礼监的批红,就会觉得反正大臣和我的家奴意见一致,他们不可能合起伙来骗我,也就稀里糊涂的通过了。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内阁和司礼监才会相互勾结,勾结不成就做交易,这两个部门的争斗也是因为分赃不均的权力之争,别看有的时候内阁会和司礼监斗个你死我活,但实际上却是狗咬狗一嘴毛,没有什么对错之分。
既然是一个机构,当然就要有一个头头了,而内阁的头头则就叫首辅,以此类推有次辅和三辅,也许是为了保证内阁的统一性,大家有事好商量,所以内阁的成员一般不会太多,通常也就是三两个人。
进入秋季,京城的天一天比一天冷,夜里下了一场小雨,虽然连地皮都没有湿透,但却冷到人的骨子里。散朝回来的内阁首辅刘宇亮,一脸疲惫的坐在椅子上,喝了几口茶之后,闭着眼睛又开始琢磨了。
自从张至发告老还乡之后,刘宇亮就接任了首辅的位置,这倒不是说他多么有能力,又多么对崇祯的心思,关键是朝中实在无人可用,崇祯皇帝也只好矬子里面拔将军了。
刘宇亮也很清楚,自己只是一个过渡,要不了多久他这个首辅就会被拿下,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刘宇亮才小心翼翼,既怕得罪了皇帝,又怕得罪了大臣,也许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