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收别人银子,我内心是痛苦的,因为我知道他们的银子来的不干净...但不这样做,会有很多人跟我一样痛苦,比如这位宋知府。那小春子你说,是让我一个人痛苦好呢,还是让大伙都痛苦呢?”
“还是大人一个人痛苦吧。”
“嗳,对嘛。我一直跟你说钱是好东西,也是真东西,这东西本身是没有错的,要说有错,就是错在不知道怎么花钱。”
为了让小春子能够理解自己的苦心,贾六说那个宋知府把这些钱贪了会干什么,肯定是带回家供自己一个人享受。
但他拿了这钱会干什么?
是要让跟随他的所有人都享受。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啊。”
贾六拿起装在盒中的两枝玉如意,玉质相同,凋工相同,显是大家手笔。
一枝上面刻着个喜字,一枝上面刻着个庆字。
价值不菲,拿到市面上卖的话,少说也得三五百两。
随手拿起那枝喜字玉如意塞在杨遇春手中,“拿去玩吧,还有一枝给你那没出世的大侄。”
杨遇春问了一声:“是二小姐肚子里的孩子么?”
“嗯哪。”
贾六随口应了一声。
杨遇春点了点头没吭。
贾六又拍了拍这孩子肩膀,一脸期盼道:“我跟李大人说过了,今年你就参加四川的武举乡试,先考个武举人,然后进京给我考个武状元回来,到时也出去带兵,做我的常遇春。”
“嗯!”
杨遇春重重点头,一直以来考武举就是他的梦想,为此拒绝贾大人直接安排他当绿营高官的好意,一心想凭真本事考上武进士。
现在终于如愿能参加武举,这孩子心里肯定是欢喜的。
武举考试同科举一样也分县府试,乡试,殿试。
考中者叫武秀才、武举人、武进士。
殿试三甲同样叫武状元、武榜眼、武探花。
相比明代对武举的不重视及武举考试的不确定,清廷对武举极为重视,并大力提倡,考试制度很是严密,录取相对公正,因此民间习武者对参加武举考试趋之若鹜。
这也使得大量汉人“武英”为清廷所用。
不过清廷只有武举却没有武学,这让武科相对只重视弓马骑射,于策略几乎是空白,导致大清开国都一百年了连本正规军事教材都没有,不少人还是把《三国演义》当必修课目。
贾六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