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如何缱绻的爱意,终有分别的那一刻。()
十八相送,长亭惜别,正是此时的那一瞬间。
不平等的身份和封建时期婚姻大事父母做主的“优良传统”都让两人没有办法等到那一刻。
更不用说,梁山伯隐瞒了身份,那种欲言又止的情愫埋在心头,怎一个难受了得!
方大师此时的二胡声婉转哀伤,将这股即将分别却又难忘万分的分别戏展现的极其恰当。
每一次弓与琴弦的摩擦都像是对着观众席投下的巨大催泪弹,这股哀伤,没有什么乐器能够比的上二胡。
乐队的声音也一边先前喜悦时的大齐奏,各个声部零星的点缀都随着沈武寰手中的指挥手势不断的变化,将这股哀愁扩散到在场的所有人的心田之中。
乐队悠扬的小齐奏却正如那英台三步一回头的神态倒映在天海一线,展现出了分别时刻那愁肠百转的复杂情愫。
至此,呈现部便完全结束了,转而进入了展开部。
只不过短短的十分钟,在场的观众都被这种新奇并且充满故事性的音乐所吸引。
这可是完全和西洋音乐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啊!
在原来世界之中,《中国音乐审美导论》一文中曾提到:“在审美追求上,中国音乐艺术以‘和’为理想,尚虚无,求空灵,讲韵味,求深邃,讲意境,求气韵生动,强调直觉与领悟,注重生命本体。这与西方音乐求深刻,强调理性与思想,把实有,意义与情感作为精神支柱的音乐审美特点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句话在这首曲子之中得到了极其鲜明的体现!
所以民乐之中,更多的是描写故事或者生活,而西洋音乐之中更多的表现情感和个人精神!
忧伤的旋律在哀怨的尾调声中,悄然逝去,却荡起了一连串的鼓点。
铜管以严峻的节奏和阴森的音调奏出了极富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
这一段正是整个《梁祝》悲剧故事的开端,“抗婚”!
镲、锣、钹、司鼓这种民族乐器之中极其富有代表性意义的打击乐器悉数登场!
同时高中音唢呐在此时此刻奏响了极其诡异的曲调,展现出了祝英台在听到自己被父亲许配给马文才那一刹那心如死灰之感!
二胡独奏也在此刻没一声尾音都带着嘶哑与无奈感。
对于祝英台来说,这就是她的宿命,她无法违抗自己的父亲,那代表着不忠不孝不义,封建礼教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