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仍然沉寂在《第二十四》魔幻一般的音响效果之中时,沈武寰还要操心乐团的指挥事宜。
距离《钟》的首演已经越来越近了,但她却并不能确定胡亚玲是否有能力指挥这个乐团。
并非是觉得胡亚玲不行,而是在沈武寰获得了指挥专精后,对指挥家有了一个更加系统的了解。
随即她在办公室里单独叫来了胡亚玲,准备和胡亚玲进行一次对谈。
第一次走进沈武寰的办公室,胡亚玲比平常的样子看起来要拘谨不少。
毕竟她这可是第一次以学生的身份和沈武寰交流,而且是在办公室这样的地方,确实让她的性格收敛了不少。
这里就不得不提提指挥系在CN或者在原来世界的中国是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地位了。
简单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鸡肋”。
之所以这么说,并非是这个专业传授的知识无法应对舞台上的演出。
仅仅是因为想要成为一个专业的指挥家,算上学校教育和进入专业乐团后给正职指挥端茶提包的时间,至少需要十年的时间,并且需要过人的天赋和音乐感觉。
即便如此指挥们仍然会缺乏充足的舞台经验。
老一辈的指挥家,随着年龄的增长名气越来越大,加上整体市场不景气,交响乐的受众稀少,所以这些年轻一辈的指挥们很少能有真正学出来的。
一位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毕业的高材生,从10年到15年五年间也仅有10次左右的登台经历,他在入职某乐团的时候将这些视频影像当做简历,交给了乐团。
五年只有十次机会,勉强算起来一年两次,这对于一位指挥家的提升是相当少的。
但即便如此,他的“简历”仍然让乐团考官眼前一亮。
举得例子虽然极端了一些,但如果让人选择看老先生指挥还是小年轻指挥,大多数人肯定还是会潜意识里认为老先生更加有本事一些吧。
这样的观念同样限制了指挥的成长。
缺乏实战经验,只拥有理论知识的指挥专业学生,却又无法通过指挥专业以外的渠道学习到指挥本领(当然可以请专业的指挥家来教,至于学费嘛,你懂得),可以说真的是尴尬非常。
再来说说胡亚玲。
胡亚玲和辛向阳同年,是一位大三的指挥系学生。
即便她从小跟随父亲接触指挥,到了这个年纪比普通的学生指挥要强不少,但恐怕也只是对熟悉的曲子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