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说不清楚。
因为国外这些公司值得上《封神之作》的游戏吧,就两种:
第一种,发售前备受关注,发售时好评如潮,发售后成为经典、经久不衰;
第二种,发售前备受关注,发售时好评如潮,发售后热度逐渐淡去。
而更差的游戏则是,发售前吹得天花乱坠,发售后大失所望,这种就更没资格进《封神之作》了。
总之,国外的那些成功的3A大作,基本上都是从宣传到发售,都备受关注且顺理成章地获得成功的。
缺少了什么呢?
乔梁觉得,是缺少了一点反转和期待感。
一款游戏,从宣传开始就备受关注,大家都知道它是好游戏,大部分人都能分析出来它到底好在哪,这时候再去做视频解读,就总感觉没什么意思。
没有新意,不够特别。
反观裴总的游戏,全都是刚发售时备受争议,然而挖掘出深意进行解读之后,却能够让整个舆论瞬间反转,所有缺点全都变成优点。
这种反转和期待感,才是让乔梁最在意的元素!
他中间也试图做过国外成功游戏,但总感觉没内个味道,没有独属于裴总的那种精彩。
所以,把《封神之作》当成最珍贵品牌的乔梁,不想用一些“看起来还不错”的视频去凑数,这跟游戏品质关系不大,跟视频的解读方式关系很大。
不是说好游戏就一定能做出一期好视频。
所以,这事就一直搁置了下来。
然而看到《奋斗》这款游戏,看到网上这种激烈的争论,乔梁突然再度迸发出了创作的热情!
用《封神之作》这个系列视频解读,把所有缺点都反转成优点,这才是自己的使命!
如果说现在腾达游戏的核心玩家都是脑补怪,看待腾达游戏时都会自带光环,那么乔梁显然就是脑补怪中的最强者。
他玩过了《奋斗》这款游戏之后,也有很多的内容想说。
但是,又陷入了犹豫,这种犹豫主要是来自于三个方面。
首先,《奋斗》这款游戏可分析的内容太杂了,不像《回头是岸》那样明确。
乔梁随便想了想,就至少想出来十个可以分析的点,比如财富、贫富差距、奋斗的鸡汤、教育的重要性、阶级之间的剥削和仇恨、富人的何不食肉糜……
但是这些问题似乎太松散了。
《奋斗》这款游戏给乔梁的感觉,就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