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婚后不过半年,就闹出三皇子在外头包养妓子的事,姐姐瞒着他去寻过,好言好语许以重金打发,不想被三皇子知道了,怒言斥责了姐姐一场,数月不曾踏足姐姐的院子……姐姐心里委屈,于是造成了第一次小产。
听下人们私下议论,那个妓子很有些名气,可惜她当时不曾细问那妓子的名姓。
旖景暗忖,三皇子既然在婚后不久就包养妓子,必定与她早有私情,只要在这时就揭穿他流连勾栏的风流韵事,祖母必然不会让长姐嫁给这么一个“多情”皇子。
但想要完成这个计划,又谈何容易?
第一,自己不知那妓子姓甚名谁,更不知是哪家妓坊的红人儿;第二,身在深宅闺阁,也无法得知三皇子的行踪,就更别提揭穿奸情了。
自己平时出不得门,就算出门也会有长辈们领着,或者跟着一群丫鬟、嬷嬷、侍卫,自由十分有限,别说去烟花巷“捉奸”,就连去趟天一阁选买书籍,只怕还得废些言辞。
豆蔻虽好,奈何年幼。
许多事不能亲手操办,只得托付给足以信赖之人。
可身边丫鬟们与自己一样,往日都是不得自由的,出趟门也得想半天借口,先得求了祖母与母亲的允许,领了对牌才能出去,就更别说她们是不是有本事能跟踪皇子、妓坊捉奸了。
这打听皇子行踪的事儿又不像打听宋嬷嬷侄孙这般简单,可以托付长兄。
长兄若是问起为何要打听三皇子,自己又该如何解释?
还有之二……
宋嬷嬷的蹊跷,幕僚李霁和的底细,两人之间究竟有什么关联过结,这些都是宅居闺阁的自己无从查探的,因此必须托付一个值得信任的人,这个人还不能是丫鬟,至少得是个小厮儿,出入相对自由,在市井之中有一定人脉,脑子灵活,胆大心细,又能掩人耳目地把外头的事儿渗入这高墙深宅,传到自己的耳朵里。
起初她看好的人选是秋月的小叔……
可转念一想,真托付给他,必然瞒不过杨嬷嬷,杨嬷嬷对祖母一贯忠心,她知道了,祖母也就必须得知道。
若祖母过问,就又成了无法解释的局面。
春暮倒也有个哥哥,可她问过春暮,得知她哥哥是个老实巴交的少年,实在是不适合干这打探盯梢的活儿。
唉!旖景又是一声暗叹。
眼下她的身边,也实在没有足以信赖的人了。
尤其是三皇子的事,又实在是时日紧迫,待祖母生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