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巨宼逆袭 > 第一百零七章授艺

第一百零七章授艺(1 / 1)

有了游标卡尺,再制直尺、圆规等工具就要简单得多,工匠们也学会了看图纸,李元利将分解图纸分发下去,让他们去打造标准零件,只留下枪管图纸和几个手艺好的铁匠给他帮忙。

以前火枪都是用薄铁板卷的,口径不能统一不说,膛压高了还容易爆膛,最关键是打造起来太慢。这一次李元利造击针枪是准备装备全军,十几万支枪慢慢用人工来卷,那得卷到什么时候?

他准备把水力钻床和水力镗床都改造一下,把原来苏钢制的钻头都改成坩埚钢钻头。苏钢虽然比这个年代其他的钢都要好,但还是低碳钢,韧性够但硬度不够,钻起枪管来慢,而且钻头还容易磨损。

坩埚钢不同,它是高碳工具钢,做钻头最合适不过,只要把握好里面的碳含量,将它的韧性和硬度做一个平衡就行。

但这需要多次试验!大兴军中的铁匠多,自然用不着李元利亲自去做这些事情。

坩埚炼铁早在汉代就在山西太行山一带盛行,铁匠们即使没有用这种方法炼过铁,但最少都是听说过,一说大家都能明白,关键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在工业化之前相当长的时间内,李元利还得靠这些铁匠,所以他决定给这些铁匠上上课,起码要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有什么用处。

在中国长达五千年的历史中,人们靠自已摸索和前人的经验,发明创造了许多东西,但因为封建王朝和儒家文化的思想禁锢,一直没能形成一个连贯的科学体系。

结局就是有着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最后却沦为西方列强蹂躏的对象。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在许多方面都领先于世界,而欧洲这一阶段的科学技术因为愚昧的神学崇拜僵化了思想而停滞不前。

一直到了十六、七世纪,由于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制度的逐步形成,欧洲的近代科学才得以诞生和发展,并逐渐超越中国,领先于世界。

西方列强利用中国发明的纸张和印刷术来传播科学知识、普及教育,利用中国发明的指南针来探索未知的海洋和世界。

但在中国,火药用来做鞭炮,指南针被制成罗盘来看风水,最后,中国被自己的发明所击垮!

知识普及和科学实验是现代科学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炼钢技术同样如此,在没有化学和物理知识的中国古代,人们只能依靠经验来炼铁炼钢,而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原理,所以不能在前人已有的技术基础上进行革新。

幸亏李元利上辈子学的材料学还没有完全忘记。炼钢的原理说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因此他要让这些铁匠明白这些原理之后,通过摸索实践来一步步提高他们的炼钢水平。

“……我们现在炼钢的过程,就是先把铁矿炼成生铁,再把生铁精炼成熟铁,最后用生铁淋口法炼出钢。但是,你们知道在这个过程中铁到底是怎么变成钢的?为什么要这样做铁才能变成钢?”

李元利将所有铁匠都召集起来给他们上课,至于能不能听懂,能听懂多少,那他就实在控制不了。

“说到这个,就必须了解物质的组成。什么是物质?物质就是咱们身边所有一切东西,看得到的和看不到的,比如说水、铁能看得到,咱们呼吸的气看不到,但它们都可以称为物质。”

“物质的构成并不是单一的。打个比方,咱们还是说呼吸的气,它看不见、摸不着,所以称它为空气。实际上空气也是由很多不同的气体组成的。什么是气体?……”

李元利说得口干舌燥,下面的铁匠还是不断地提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问题。

对于这些铁匠来说,元帅所说的这些“知识”,是他们前所未闻的,但听起来就很有道理,这让他们对“知识”产生了深厚的兴趣。

“生铁含碳量比较高,一般在一百份里最少含了两份以上的碳,并且它除了含碳外,还含有少量的硫、磷等其它杂质。而熟铁是用生铁精炼而成的比较纯的铁,含碳量很低,一万份里最多只含两份碳。这是它们所含成分的区别。”

“而钢的含碳量在两者之间,从一万份里含两份碳到一百份里含两份碳这之间的我们都称为钢。在这个范围之内,含碳量越高,钢的硬度就越高,但也更脆。含碳量越低,钢的硬度越低,但更柔韧!”

“所以我们炼钢,就是想办法让它里面的含碳量达到咱们想要的程度,并且尽可能地剔除硫、磷等杂质……生铁淋口法正是将生、熟铁中的碳进行了中和……”

本来几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简单事情,李元利却足足用了三天时间才让铁匠们完全弄明白,又花了一天时间给他们讲了石墨坩埚炼钢的原理和操作之后,李元利发下了高额悬赏。

能够改良苏钢冶炼法的工匠,赏银一百两!最先炼出最好的、能用来做钻头的碳素工具钢的工匠,就能得到三十两银子的奖赏!而且所花费的银钱全部实报实销。

三十两银子相当于工匠们两年的饷银,换成后世的人民币,差不多在两万五到三万元之间,在这个年头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笔巨款,更别说一百两银子!这些铁匠一辈子也积蓄不到这么多!

话音刚落,铁匠们“嗡”地一声全都跑了个没影。

炼钢炉都是已经建好的,他们现在得赶快去制石墨坩埚。

至于他们是找人帮忙还是自已制,李元利也管不着,反正制坩埚要用哪些材料都已经告诉了他们,而且材料也是现成的。

他自已也没闲着,开始着手画水力钻床和镗床的结构图,其实也只是在原来已有的基础上进行加固,更好地保持稳定性,他画图的原因,只是想统一标准,这有利于以后批量生产。

有了直尺、圆规、三角板这些绘图工具,效率一下就提升了许多,李元利画得不亦乐乎。

最新小说: 秦时影帝成长日志 红楼:重生僵尸,我参军修行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 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 皇叔 我在大唐是传奇 隋唐:从突厥入侵开始 天空中一朵云 这个暴君,我养的! 大唐:女帝竟能偷听我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