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西撤退。
这样,刚刚到手的西城门,被吴三桂弃了。
如果吴三桂知道,东城外遭遇的只是一支来找酱油的骑兵,而它背后主力,至少得两天后才能赶到,估计得吐血,狂喷血,至少,不吐上六、七升,止不住啊!
……。
高一功,其实早已投效吴争。
虽说广信卫亦是北伐军序列,但毕竟前身是忠贞营,时隔不远,军中旧部,说起话来,依旧是一口一个,“咱忠贞啥啥的”。
李过在之前强攻凤阳府时,下令无差别炮轰凤阳城东门城墙,致使数以千计的广信卫将士,无辜丧命于自己的炮火。
这事引发了军心动荡。
以至于李过失去了将士的信任和控制能力。
而高一功,为人忠厚、本份,又是忠义夫人高桂英的弟弟,在广信卫老兵心中,那就相当于舅爷啊。
由此,高一功的呼声渐渐压过了李过,成为了广信卫军中继李过之后,又一个精神支柱。
然而,吴争见了李过之后,给了李过又一次的机会,并指导他去化解军中将士心中对他的不信任。
由此,李过再次成为广信卫的控制者。
而高一功,并没有因为失去机会而心存怨恨,主动向李过示好,广信卫从凤阳府开拨西进之时,原忠贞营三巨头李过、刘体仁、高一功再次聚拢在一起,可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啊!
这三千骑兵,正是由高一功率领。
高一功品性敦厚,但不宜统兵,这是吴争给予他的评价。
这里所说的不宜统兵,并非指高一功不会打仗,而是指高一功战法过于僵硬,属于那种冷兵器时代将领的典型。
就是喜欢一上战场,就身先士卒往前冲的典范。
所以,吴争这句话的评价,指得是高一功只可为将,不能为帅。
试想,这要是大军交于高一功手中,好嘛,一开战,他就冲前去了,万一有个不测,一支军队就全报销了。
这也是吴争再次启用李过执掌广信卫的主因。
但高一功此战,确实打出了他的气势,符合他的秉性。
高一功率三千人马,赶到洛阳城东门时,时值天色大亮。
准确地说,这是一场破袭战,因为东门外敌人是察觉到高一功来攻的。
按理说,高一功部与敌应该相峙一段时间,因为不明白敌人的兵力和防御情况。
怎么可能一照面,就死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