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谢书友“莫问七剑”、“白马文化”、“黄何明”、“田园木戈”投的月票。
在郑彩从中斡旋之下,王一林顺利劝降了这支水师。
但问题来了,郑彩该如何处置。
吴争将这个问题的处置权给了王一林。
王一林起初是根本不想这个问题,在他心里,从来不会犹豫杀人,而且是杀一个差点害死自己和十一艘战船的人。
可真到了郑彩顺利劝降这支水师的时候,王一林犹豫了。
杀郑彩,必定会引发刚归降水师的混乱,这对于内部的整肃是不利的。
不是郑彩在他们心中有多高的地位、多重的份量,而是唇亡齿寒!
在张名振的敦敦劝说下,王一林终究接受了现实。
主动向吴争恳请赦免郑彩,并任命郑彩为自己的副将,水师副总兵。
吴争没有犹豫,一口就答应了。
王一林的大度和提携,着实令郑彩感激涕零,他其实在心里,已经有了被王一林过河拆桥的准备。
可郑彩为何还愿意,随王一林去劝降呢?
说穿了,无非就是想搏一搏。
因为不去,死定了。
去了,成功劝降也算是立功,或许能活。
就是这么简单。
……。
但这样大规模的海战,想要隐瞒已经是不可能了。
也就是说,王一林的“海盗”生涯,应该是干不成了。
经过三人仔细商议之后,决定在大将军府旗下,组建第三支水师——陈钱山水师。
这支水师已经无须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一切都是现成的,主要是换装和供养。
它的主要职能,就是南北巡航,以保护进出杭州、吴淞两个港口商船。
吴争随即下令,令王一林将原麾下幸存的战船和人员,还有这支刚刚归降的水师带往陈钱山据地进行休整、改编。
实际上,这就是将这支水师隔离出战场。
因为吴争明白,这样巨大的损失,郑成功不可能没有反应。
该来的,总会来。
望着风平浪静的海面,吴争叹息了一声。
但这一声叹息,没有忧郁,反而能听出一种松快。
困扰心中、一直举棋不定的事,一旦做出了选择,不管对错,心里反而就轻松了。
马士英说得对,大将军府及治下民众,需要在这个时间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