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论孝,在此的诸先生皆是饱学鸿儒,随口一说,就得扯出上万字的长篇大论来,对吧?所以,我就不必班门弄斧了……今日我要说的是顺。所谓孝顺,孝与顺的区别,孝是必须的,顺,却未必,……。”
吴老爹此时的目光欲杀人。
吴争就算不看,也感觉到了背后传来的一阵阵凉意,于是,他赶紧住口。
“好吧,顺之讨论到此为止。”吴争的“妥协”引得学子们一片嘘声。
“那就说说忠吧?”吴争近乎于商量地口吻,“你们现在应该都知道,什么是忠吧?”
“忠于国家,忠于民族!”数千学子异口同声地答道。
吴争满意地点点头,“很好!看来本王的银子没白扔!”
这下,台下一片叽叽喳喳声。
吴争呵呵一笑,“圣贤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这数千年来,有人一定要把君排在第一,强加于我们头上,说是君父,嘿……君排父前。我就不明白了,是君生了我,还是养了我,还是教化我了?”
台上台下一片愕然。
“很难想象,一个人连家人都不能安抚,何以兼顾天下?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如果连自己的民族利益都无法维护,谈何去兼济天下?所以,在我看来,平天下不如先扫一屋。”
一个大概十六、七岁的胆大学子举着手大声道:“敢问王爷,这话似乎不妥吧?”
吴争微笑道:“有何不妥?”
“按王爷的意思,须先忠于父亲、家人,其后忠于族人,最后忠于国家,可如今先生们教学生们的是,先忠于国家,其后忠于民族,最后忠于君王,这显然有悖于王爷现在的意思。”
“故意找茬?想为难本王?”吴争呵呵笑道。
“其实这就是个矛盾,谁都明白,先有家,而后有村,再有城,最后有国。村、城的形成,往往在最初就是一个利益的同盟体,就象北方鞑子,先有部落,后由几个部落组成国。显然,先忠于父亲、家人,其后忠于族人,最后忠于国家的顺序没错。”
“但,之所以有村,继而有城、有国,为得就是抱团取暖,以应对外来异族、异国的威胁。那么,在这一点上,所有族人、国人的利益是趋同的、一致的。于是,这就成了族人、国人利益的共同点,由此,所有人的利益自然就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个人卖国得利,却损害了所有汉人的利益,这就是我汉人在面对北方鞑子入侵时,必须抱团对抗,对那么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