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吴争还有更惊骇的没说,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中,所编练的在义乌征召的三千新军,它的建制形式,已经近似于后世的步兵班,小队编制,共十二人,队总一人,立盾兵一人,藤盾一人,狼筅兵二人,长枪兵四人,镋钯兵一人,火器兵一人。作战时,队总左手执旗、右手持刀,站在小队右前指挥战斗。其余十一人分成两列,以一人之间隔,前后错位,两盾兵最前,狼筅兵次之,长枪兵再次之,镋钯兵在第五列,火器兵列于最后,在两列之间对敌射击。
这战术指导思想,简直可以与后世步兵班媲美了。
张国维苦笑道:“戚少保所编练军队,已是大明朝当时最强悍的精锐了,当时戚少保完全废弃了明军原来的卫所编制和旧的作战规则,新创立了以鸳鸯阵为基础的编制和战法。但问题是,从万历朝至崇祯朝,朝廷根本没有更多的银子去组建更多的新军。而首辅张居正病逝,失去了张居正、俞大猷护持的戚少保,也已经无力回天。”
这话吴争认同,崇祯末年,朝廷一年的岁入才四、五百万两,这些银子估计给数千京官发俸禄差不多,连军队的饷银都不够发放,要编练新军,那真得是强人所难了。可他X的谁都知道,大顺军进京城,刘宗敏半个月就从官宦府中抄出了七千万两。
大明朝流通、囤积的银子,应该说是有唐以来,最多的。
这也是大明银价低贱的原因,巨量的贸易顺差,使得国外的白银疯狂涌入。
以至于银与金的比价,到达八比一,最贱时,甚至到过六比一,而在唐宋时,这比例一般维持在十比一,甚至十二比一。
铜币比价就更夸张了,所谓一贯,唐宋时基本在八百至一千二百文换一两白银,所谓一贯千文嘛。
可到了明朝,却变成四百文兑一两,银价何其贱?
吴争的手在颤抖,他摆摆手道:“兵书留下,我要闭门思忖三日,谁都不许来打扰……小安子,安排戚家人食宿,待三日后再作定夺。”
……。
不得不说,这两套书给了吴争极大的信心。
不完全是兵书中所涉及的练兵和治军的方法、经验,火器的制造和使用,对吴争有颠覆性的改观。
而是它给了吴争信心。
吴争此次回杭州,本就有编练新军,改善火枪兵火力和自卫武器的心愿。
只是心中所想的,也仅仅是进行改良和整训。
是,吴争后世对军事,特别武器的认识,几乎可以颠覆这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