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兴朝以钱谦益为首的十人使团,与济尔哈朗、谭泰为首的清军将领团,仅一个时辰就达成了初步构想,那就是要将“和平”从京城漫延至江北。
不过,因为济尔哈朗、谭泰还不足以完全代表清廷,也没有替福临、多尔衮做主的权力,所以,义兴朝想要让清军退回江北,回到战前状态的愿望,一时还真达不到。
但是,济尔哈朗“郑重”承诺,无论清廷如何决策,他个人是无比赞成双方取得谅解、实现“和平”的。
毕竟是在锦州、松山,与明军九战九捷的清廷郑亲王,皇太极死前钦授的辅政大臣,虽说被多尔衮搞丢了辅政之衔,可所谓饿死的骆驼比马大,济尔哈朗的承诺还是打消了义兴朝很大一部分顾虑的,特别是钱谦益的顾虑。
但也有有识之士,譬如象钱肃乐、王翊这样的,他们向朱慈烺直谏,认为停战可以,和谈可以,签署条约须三思而后行,至少得等与镇国公吴争联络上,再做定夺。
确实,如今的义兴朝两国公,一个重伤休养,一个半个月没有联络上,如此关乎社稷将来的条约,怎么也该通个气不是?
可问题就出在谏言的后半句上。
朱慈烺不傻,反而非常聪明,甚至比朝堂上很多大臣更敏感。
他在初闻济尔哈朗想要和谈时的狂喜之下,慢慢冷静下来后,也同样感觉到了反常,所谓事有反常必为妖,朱慈烺心里也在嘀咕,狼不吃肉改吃素了?
但钱肃乐、王翊等人的谏言,让朱慈烺感觉到了另一种危机。
京城不到四天被攻破,京卫伤亡近半,民壮更是伤亡惨重,但不可否认,朱慈烺的态度和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如今“将清军逼退”,使敌无功而返,守住了都城,这绝对是可以镌刻于青铜器上的赫赫功勋,能让朱慈烺在臣民心中的地位大升。
这能与臣子分享吗?
换个人,或许还行,可再分享给吴争,那不是助纣为虐吗?
强臣压主,这事遏制还来不及呢,怎能猛火添薪?
朱慈烺确实想要振兴明室,但他从小所受的教育,就是注重于权力平衡的帝王之道,已经刻骨铭心。
加上钱谦益及九成以上的文武都极力赞同和谈。
于是结果就很容易想到了。
随着多尔衮谕令撤退的谕令到达,一切和谈的障碍已经扫除。
济尔哈朗先退了一步,答应将清军撤出应天府,驻囤于北面龙潭周边,龙潭的归属须等谈判之后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