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对骑兵对抗开始前,不少武将就意识到,人数多未必就一定胜利。可看到这种可以说大败的演练结果,武将们也感受到这支骑军的强悍之处。
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这些新骑兵就能成长到这个地步。可想而知,赵孝锡练兵的方式有多么强。当然他们也明白,这些骑兵所承受的训练量,只怕超乎想象的大。
难怪事前进行考核时,王子殊会说那些考核项目,只是骑兵日常训练常见的项目。那不常见的考核项目呢?又会是何等的艰苦呢?
一帮原先京中的纨绔子弟,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就转变成真正的军中精锐。身为他们的父辈,自然清楚所谓多流汗、少流血并非一句空话。
面对禁军骑兵精锐的失败,赵煦却想起赵孝锡以前说过的一句话。训练再好的士兵,不拉开战场见见血,永远都称不上精兵。
眼前这支禁军骑兵,无论装备的武器还是技战术,看着似乎跟骑军一般无二。可面对骑军官兵的进攻,他们更多都显得有些死板,不知如何临场处置敌情。
有了这场骑兵对抗演练,赵煦也终于清楚,大宋要想改变目前三面受敌的状况。军队就必须首先做出改变,每年花费大量军饷养这么多兵,派不上用处有什么用呢?
相比边军军饷虽少,可大多都能上阵杀敌。朝廷这些禁军,享受的待遇是最好的,可战斗力却未必是最好的。这样很少进行实战的禁军,充当国家军队的根基,真的对吗?
如果说骑军严格的选拨,是为了挑选可战的精锐骑兵。这次的禁军骑与骑军的对抗。则令这些天天幻想着,本国军队是多么强大的君臣,第一次明白这种强大有多么的虚假。
建立在沙堆上的城堡,无风无浪自然宏伟壮观。可一旦遭受大风大雨,这看似坚不可催的城堡,片刻间都将划成沙粒。让其真正显露原形。
面对此次对战带来的反思,赵煦这个少年皇帝也出奇的冷静。并未批评禁军骑兵的不甘,反倒大度的安抚了一番,继续冷静的看着骑军的个人战。
结果骑军精选细选择的千人骑,最终被王子殊收进骑军营中的骑兵,也堪堪百人左右。这种选拨的方式,令赵煦这位皇帝将风度保持到最后。
回到皇宫之后,将枢密院的几位大臣骂了个狗血喷头。至于兵部的大员,同样没说的被狠狠训了一顿。连护卫京城的禁军。战斗力都只有这种程度,那其它的厢军呢?
以前听赵孝锡说过,兵贵精而不贵多,赵煦一直觉得这话太夸大。在骑兵力量不足番邦的时候,大宋就必须保持比番邦更多的军队,才能震慑住番邦各国。
可今天一看,将来一旦边关失守,让番邦的骑军闯进中原腹地。那几乎可以说。番邦的骑兵马踏连城都不过份,这种危机感让赵煦终于龙颜大怒。
做为君主他不可能。亲自去操练护卫大宋的将领跟士兵。他要做的就是收拾这帮整天说着,大宋战斗力有多强,大宋军队多么牢不可靠的大臣们。
今天这番比试让赵煦终于忍不住,开始对枢密院大臣,以及兵部进行一番人事调整。当然这种人员调整,赵煦也特意请示过那位皇祖母。
做为大宋管理军队的最高机构。枢密院的主理大臣,都可谓是士人而非武人。为了改变这种统兵却不知兵的情况,赵煦提议由王子殊的爷爷,出任枢密院主理大臣。
这种打破常规的任命,让一直由文人统兵的观念。算是来了此颠覆。以往担任主大臣的文臣,此次却只能担任副使,正使由真正领兵出征过的武将担任。
面对两宫一致同意的决定,有心反对的文臣们,也不敢太过阻挡。这让一直处于被压迫状态的武将们,第一次有了扬眉吐气的感觉。
至于出任枢密院正使的王师约,也清楚这个职位不好当。若非他有个附马爷的身份,加上那位太皇大后,对其也算恩宠有加,这个正使根本轮不到他。
当了这么多年卫将军,好不容易到了迟暮之年,却被任命担任枢密院正使。王师约也非常清楚,肩上的担子有多大。
大宋这些年兵冗严重的现实,做为曾经的领兵将领,他如何又不清楚呢?
看似朝廷养了这么多兵,可真正可战之兵,除了镇守边关的一些长战之军。其余朝廷同样需要承担军费的内陆厢军,能拉到战场跟番邦作战的真不多。
结合这段时间,孙子与他进行过的军制讨论,王师约也清楚这位年轻的皇帝。想必也是要整顿军队,为接下来收复燕云十六州做着准备。
很快做出了撤编一些内陆厢军,扩大一些边境驻军的奏折。将这些用来凑人数的军人,全部淘汰出宋军的系列中,对全国的军队做一个详细的统计。
并不清楚一次骑军选拨,会带来这么大军队改革的赵孝锡。在分派完骑军各部的任务后,很快乐带领着乔峰一行人,继续往大理方向赶。
等到了大理之后,赵孝锡送完阮星竹母女三人入住皇宫之后。将乔峰带到距离皇城不远的一座府院中,让乔峰也是倍感困惑。
原以为赵孝锡是带他来这里会晤什么人,可乔峰看到赵孝锡直接带着他走进院子,转了一圈之后笑着问道:“大哥,觉得这院子怎么院?”
乔峰愣了愣道:“很不错,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怎么?这院子你想买不成?”
想到两人进来转了一圈,什么人都没看见。乔峰还以为赵孝锡打算买这幢院子,这才多嘴问了一句。这一圈转下来,乔峰也觉得这院子非常不错。
让他没想到的是,赵孝锡却笑着道:“大哥,这院子我早就买下来了,以前是打算做个避暑山庄什么的。现在想来,这院子买的还真对了!
大哥即将成婚,你跟朱儿总需要一个住所完婚吧?此处距离皇城不远,依山傍水很适合居住。小弟就将他送与大哥当婚房,还望大哥不要拒绝。”
愣了半响的乔峰,也很愕然的道:“云弟,你说这院子送我了?不行,这太贵重了!我已经欠你太多,这院子我真不能要。”
面对乔峰很直接的拒绝,赵孝锡却笑着道:“大哥,我们兄弟结义时,似乎说过有福同享吧?那小弟送你一幢院子,你又何必如此快的拒绝呢?
而且大哥你想想,马上小弟要代你去向段王爷提亲。你总要有个房子,做为你与阿朱的家吧?你总不会想,洞房花烛夜还留在皇宫过吧?
我知道你将来想带阿朱去草原过逍遥日子,可你总不能刚一成亲,就带着阿朱离开吧?这里毕竟是阿朱父母生活的地方,你在这里安个家,也算有了个寄托。
不要多说什么了,你也说欠我甚多,那以后你跟阿朱有了孩子。认我当干爹好了!这幢房子,就算我送给大哥孩子的礼物,大哥总不能拒绝吧?”
望着赵孝锡说完话,不带乔峰拒绝,又带着他来到门前。看着那幢被红布蒙上的门牌匾,上面应该是刻着什么字。
随着赵孝锡让乔峰亲自动手,扯下那些红布之后,看着上牌匾上的‘萧府’二字。乔峰的心里也觉得暖暖的,也清楚这份情怕是只能又欠下了。
等到牌匾显现之后,一个武卫成员很快上前道:“阁主,你安排找的人已经找来了,是否让他们现在过来,让萧大爷过目一下。”
赵孝锡很快点头道:“行,让他们都过来吧!”
被这话说的有些糊涂的乔峰,很快就看到十几个老老少少的人,都被人给带了过来。其中两个老人,看上去似乎不象中原人。
就在这时赵孝锡道:“大哥,这院子有些大,光靠你打量肯定不行。这是我从中原买来的佣人,都知道怎么伺候人。这两位,跟大哥一样也是契丹人。
他们都是家道中落,在辽国活不下去,最终来到大宋定居。一直给人当管家还是门房,这后面的母女,也是他们的亲人。我同样买来,让他们伺候大哥。
我知道大哥可能不喜欢这种买人的方式,所以他们的契约我已经让人带来,交给大哥你处置好了。大哥想知道一些契丹的情况,问这两家人相信会清楚一些。”
说着话赵孝晚很快道:“两位老人家不必担心,这一路上幸苦了。以后这里就是你们的新家,这位就是你们的新主家,你们叫他萧老爷好了!”
这年头能卖身大户人家,当个奴仆什么人也是好事。只是主家的好坏,也将决定他们一家人的命运。做为远离家园的两家人,他们自然非常担心这位新老爷的好坏。
清楚这一点的两家人,立刻上前跪倒在地道:“小的见过萧老爷!”
明白这种情况,在大宋也算司空见惯。可敢收留两家都是契丹族佣人的汉族大户人家,乔峰在大宋还真不多见。
正是因为这样,他也很好奇,这两家人怎么放着好好的契丹不待。要跑到这大宋人,宁愿给人当奴仆跟佣人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