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不可能永远像开国和靖难那样立战功(求月票)
“义,并不是仅仅只侠义,更是一种准则和思想。”
“俺明白,就像关羽关云长、岳飞岳武穆,还有您说的先贤墨家之主墨翟,他们都是以义为人生准则。”
“不愧是周遇吉将军,就是这个意思~”
朱由校正在给孙应元、周遇吉和20名南军巨子讲解“墨家精髓”,这里面当然没多少是先秦的原汁原味,但这些勇士们听着感觉就是真的。
孙应元和周遇吉。
朱由校看二人,只见孙应元手脚很长,腿部走起路来非常有力,一看就是精通骑术。
周遇吉面相敦实,身材好似关云长一般,高大挺拔有美髯,任何见了他的人都会暗中感叹他的威风。
“刚才周遇吉将军说人生要义,其实在军中的组织也应当建立在一种义的基础上。这也是我设立巨子制度,要推进学习与组织的所在。”
众人好像听懂了,但好像什么也没懂。
“我来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每一个王朝最开始的兵卒大多是良家子,可后面却渐渐变成流氓地痞无赖?”
!
孙应元、周遇吉等人震惊了,这个问题太真实了。
大明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早期太祖朱元璋的兵,虽是半兵半农为主,但是士气高昂、训练有素、内部团结,后面前三十年卫所兵也都能动员出大批良家子弟兵。
可是后面……
“因为待遇差,良家子去做别的了。”浙兵一位巨子先带头说道。
“当兵太苦了,被各种盘剥,卫所里许多人逃离。”
“被层层盘剥,军吏官吏打骂士卒,不把我们当人看……”
大家看到太子听得很认真,前面聊的时候又没有官老爷架子,一下子就有亲近感。有了亲近感,就打开了话匣子,这些巨子也不愧是在士卒中有威信的人,替大伙开了个诉苦大会。
朱由校见大家说了很多,看到腾骧左卫的孙应元没说话,似乎略有深思的样子。
“孙巨子,你有什么见解?”
孙应元抱拳回道:“回殿下,见解说不上,只是感觉大家都有些道理,但好像没扣您的问题。”
呦~
朱由校眉头一挑,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太子殿下的问题,是为什么各个王朝开国时良家子多,但后面都少了。大伙说的是少了的原因,但是没解释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