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仪思虑,又道:“人手可从乞儿之中挑选品行端正之人培养,无亲族最佳,若有亲族也可;端看此人得不得用,赵嬷嬷是经年老人了,眼光好,看人准。得用的人手,心腹都要培养起来,有那机灵的,便送去私塾读些书;若是愿意继续读的人,就让他读,日后有出息了再慢慢把培养他的钱财还回来便是。”
不拘泥于一格,有天赋,读不死就死命读;有的人天赋好,让人家为奴,暴殄天物,浪费上天赐予的好天赋。
个人有个人的命,有人适合读书,有人适合做匠人,有人适合做医者,有人天生是经商的料。
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知人善用。
赵嬷嬷满心复杂,主子太善,让人敬佩;可是,她的工作量又增加了。
“奴婢谨遵主子之命,尽力不让明珠蒙尘。”她能怎么办?主子愿意发善心,她做奴婢的自当为主子分忧。
“辛苦你了,赵嬷嬷。”她不能常驻府城,好在王妃娘娘给的人都得用,只能在奖励上多给一些,“田产、庄子的收入、开支掌握好,庄子上有人家的子女得用也可以培养;若有天赋,往管事方面培养,再差,跑跑腿儿也行。”
多多历练,说不定能培养几个得用之人出来。
“主子放心,您的话,奴婢谨记。”
该安排的安排下去,明仪带上春梅、于侍卫等人踏上了回平阳关的路。
他们不急着赶路,乘坐的便是马车。
枣红马红绸随行在马车旁,乖巧懂事的紧;不乱跑,不乱叫,叫停就停,叫走就走。
于侍卫等人连连感慨,从未见过这般听话懂事的宝马。
穿过榆阳镇,走过圩镇,平平顺顺的赶路;没遇到过拦路之事,甚至连杂七杂八之事不辄闻于耳。
本以为能一路平稳到达平阳关,临近平阳光时,路过一条三岔路时停下歇脚吃个午饭的功夫,却见到了一队衣衫褴褛的流民。
人人饿的皮包骨,寒潮凛冽,他们穿着单薄外衣,使劲裹住衣裳环住自己也不抵事。
寒风一吹,好几个走在人群中的人被吹到了地上。
明仪一身颜色均称的粉色棉袄,外披白狐皮大氅,头盖大氅连体的狐皮帽;帽子下的脸被遮去一半儿,外人看不到她的面容,她能看到帽外的情形。
春梅疾步行至她身侧,侧身将她挡在身后。
“主子,您离远一点。”
明仪后退了两步,不让他们难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