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大焱的特殊官制。地方官员都是临时工。经常出现刚刚熟悉民情就要被调任的尴尬状况。以致于官府对民间的掌控力越发衰弱。
这样的情势之下。其实地方的稳定。大部分都依靠世家大族和一些大地主來维持。这也是朝廷为何无法将世家豪族连根拔起的根本原因之一。
既然官家已经拍板。剩下的事情也就好办了。虽然只是在江宁试点。但朝廷的大佬们都很清楚。只要这事儿办漂亮。试点自然会推广开來。
到时候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财政收入。朝廷就不用寅吃卯粮。财政支出也不会捉襟见肘。更重要的是。朝廷有钱了。官家自然就开心了。
莫看市舶司只是试点。但这个衙门可是千金难买的重头。江南世家纷纷发动朝堂上的能量。极力争取市舶司的人选配置问題。
这个人选自是至关重要。官家也是考虑良多。这就是为何前面说世家豪族目光长远的原因了。
因为苏三句的兄长苏瑜。这个已经沦为苏府大总管的年轻人。出现在了市舶司的组建人员名单之中。
苏瑜与赵文裴刘质等人都是进士出身。对于每次科举只取两三百人的大焱朝廷而言。这样的人物毫无疑问是可堪大用的人才。只是大焱许多进士都沒能够官运长久。这就是大焱官制的问題了。
即便如此。苏瑜和赵文裴等人在杭州的所作所为。都进入了朝廷考察的视野之中。
当然了。市舶司是官家拍板的。人选上自然也要以官家的意见为主。而促使官家做出这种决定的。显然不是朝廷上的文武百官。
这些官员背后都站着不同的利益群体。巴不得整个市舶司都揽入手中。又怎么可能插入苏瑜这几个新丁。
官家甚至连苏瑜是谁都不知道。自然不可能自己查阅浩繁如烟的官员档案。从中慧眼识珠将苏瑜给挑出來。
之所以选择苏瑜。是太尉高俅的举荐。当然了高俅的意思。自然就是高慕侠的意思。
而让人有些意外的是。朝堂百官站出來提出异议之时。却有人站出來为苏瑜说话。
站出來说话的人不是朝廷官员。说话分量却极其重要。因为那是越王赵汉青的儿子赵文瑄。以及吴王之子赵汇端。
这两个都是毛头小子。刚刚抵达东京面圣不久。为何能够参与朝廷议论。他们又沒有实权在身。妄议朝政可是犯大忌的。
那是因为他们即将要总揽市舶司的大权。自然有权挑选一些自己中意的官员來协助自己办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