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只是暖暖自己的,一种根据“记忆”而习惯的,给人划拉族群的方式,算是“他”存在过的一种印记。然而,事实上,中华国在民族问题上、政策上,是和“他”熟悉的少民政策不一样的——中华国在这个问题上,是刻意的将“民族问题”模糊化的,一直都致力于“融合”,将大家“融合”成一家人。
为了这一“融合”,早期的政府,就推出一个“赐名”政策。当时,许多的少数民族一没有文字,二生活原始,有名而无姓,于是这些少民,就在政府的帮助下,以其族的名称的谐音,同音字等为姓,改汉名,学汉字。而且,无论是户籍、身份证、个人资料上,都是没有“民族”这一项的。
于是,这些民族都极快的,融入了汉文化的氛围中。
就拿“哈尼”族举例,哈尼被赐予的姓分别有哈尼、哈、尼、芈、合等姓,这个“哈尼微微”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而其他族,如苗、壮、土家等族,也都是一样的办法。现在还依稀保留着自己的文字、语言的民族,也只有藏族、维吾尔族和蒙古族了——但三族的文字,认识的人也已经不多了。当地的年轻人,并不愿意费心学习这些“没用”的东西。一来学习需要自学,学校不教;二来学会了,也真的没有什么用处,是外出做工,还是什么的,都用不到,不如汉字舒坦……至于语言。语言也一样,只有在贫穷的地方,和外界沟通的困难的地方,本民族的语言才有些生命力。
可交流频繁,繁荣的城市,就都是汉语为主了。许多的家庭,是老一辈的人会说本民族的语言,可年轻一辈的不会。一家人交流,也普遍用汉语。在有意的推动下、默许下,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
政府的方针就是“不打压”“不鼓励”“不保护”,任其自生自灭。
哈尼微微姓“哈尼”名“微微”。
开朗、热情,干劲十足的姑娘,这个时候却是愣的。分不清楚眼前这一身金毛的家伙,究竟是一个什么物种。暖暖拉着一脸愣比的哈尼微微进餐厅,请人坐下来。“微微你坐,今天的午饭可都是我做的哦,你有口福了……”“阮做饭很好吃的……”小薰也进厨房——二人逛了半天的街,却什么也没买。
“逛街”和“买东西”不能混为一谈。
二人就是纯粹的逛街。
一家人围着桌子,坐下来。暖暖捉起筷子,说道:“咱们家的规矩,谁做饭,谁就能宣布开饭,动第一筷子。那咱们就开饭吧……”她笑盈盈的,和哈尼微微点头。“谢谢,我自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