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沈毅取下山东河南两省之后,将这场北伐从劣势转变成为了优势的话,那么到现在,经过这一场战事,先前一场场战争,一次次胜利积攒下来的优势,终于转变成为了胜势!
有了这一场大胜,建康城里那些还在举棋不定的官员以及权贵们,从今天开始,不会再对北伐质疑哪怕半个字。
有了这场大胜,即便现在南陈的财政压力巨大,甚至国力也到了难以为继的边缘,但是这场北伐,陈国也一定会竭尽全力的打下去。
这就是沈毅为什么在战果还没有出来的时候,就急着给建康报捷的原因,因为他在前线打仗,后方的压力也着实不小。
简单来说,就是朝廷是真的没钱了。
老实说,如果不是沈某人早年弄出来的市舶司以及琉璃厂,这场战事早就打不下去了。
这场大胜传到建康,如果说从前北伐是靠沈毅和洪德帝两个年轻人挑起,两个人维系,那么从这场大胜之后,大陈朝廷里的所有人,都会坚持这场北伐。
而与此同时,在此长彼消的情况下,北齐本就艰难支撑的朝局,在这一场大败之后,将会更加难以维系。
虽然,究其战果,到最后齐人也不过是两三万的伤亡而已,远没有先前山东之败,河南之败,太原之败来的伤亡巨大。
但是这一次大败,是在正面战场上,是在北齐倾注了几乎所有国力的情况下,是在诺勇,将大部分兵力投入进去的情况下,被淮安军虚晃一枪之后,狠狠地啃了一口。
在这之后,且不说诺勇还能不能担任这个主将,就算诺勇依旧能够掌兵,他在面对淮安军的时候,也一定会比从前更加小心翼翼,更加畏首畏尾!
寻常人可能感觉不到,但是作为参与了整场战事,并且每天接受到大量战场信息和燕都信息的沈老爷来说,他很敏锐的感知到了这个节点。
而且,感知非常强烈。
凌肃站在沈毅身后,并没有太理解沈毅话里的意思。
因为,在整个北伐的过程中,不管是凌肃还是苏定,亦或是薛威,他们都只负责自己负责的一部分,也只能看到整个战事的局部。
他们很难通过局部,感知到战事整体,具体进行到了哪一步。
不过,凌肃从来不是什么多嘴的人,他也只是认为,沈毅在说一些鼓舞人心的话,因此微微低头道:“沈公,诺勇被他们的人接应走了之后,齐军便没有再继续猛攻了,现在,最前线虽然还有一些接触,但是双方都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