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呢?原来是勋在琢磨,想不到啊想不到,陈长文还跟原本历史上一样,早早地就上了曹老二的贼船啦。正如逄纪所说,倘若为国家着想,治小乱以动寡军为宜,动兵越多。粮秣消耗必大。也会影响到新收领土的安定。陈群就不应当一开口就提三个州;倘若为曹昂着想,欲其立功,也没必要将三州兵马拱手奉上。陈群不是白痴,而悍然作此献议,只能有两种可能性:一,试探曹操是否仍然信任曹昂;二,为曹丕而故意“捧杀”曹昂以后一种可能性比较大。
然而这般献议虽然貌似不大靠谱,群臣却并无一人激烈反对。可能性亦有三:一,跟是勋似的对政治斗争敏感度不强,一时间没瞧出来;二,本身即为曹丕一党,或者跟别的什么王子一党,乐意见到曹昂被“捧杀”;三,他曹家争嗣,关我何事?能躲还是赶紧躲吧,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那么曹操又为何首肯了陈群的献议呢?曹操有没有瞧出来此举对曹昂未必有利呢?据是勋判断。也有两种可能:一,当局者迷。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也;二,曹操也正好利用这个机会继续考察曹昂,反正三州之卒数量虽然不少,却还并不在曹操担忧的范围之内。
终究在原本的历史上曹操就喜欢考察儿子们,皆付曹丕、曹彰和曹植权柄,然后犹豫了好多年,差点儿就步了袁绍、刘表的后尘。而在这条时间线上,形势虽变,人心不移,曹操原本放曹昂前往荆州,就有考验和磨练的用意,那么加大考察分量,那也在情理之中啊。
只是自己该怎么办呢?原本懵然无知,还则罢了,如今既被逄纪点醒,势必不能再装作瞧不见要不要对此有所反应呢?“吾当如何做?”
逄纪和关靖对视一眼,关靖也放下筷子,拱手询问是勋:“未知主公欲废曹长公子乎?”是勋微微苦笑:“吾不知也。”
照道理来说,废长立幼,取祸之端,问题倘若曹昂的思想不加转变的话,他本身就是曹家稳定的一大祸患。是,曹操如今距离帝位仅仅一步之遥,倘若局势不再起什么波澜,三五年内必要篡夺汉室天下,而且根据原本的历史来考究,他起码还有十年可活呢。等到帝位既固,再传诸曹昂,难道那小子还真能捧着印玺去请刘协复位不成吗?然而世间每多不如意事,万一突然起了什么乱子呢?万一曹操天寿未尽便即去世呢?突然间换上曹昂,即便曹氏集团不彻底分崩离析,也需要重新整合,势必拖延天下一统的时间。而中原不定,胡人趁机膨胀,“五胡乱华”之事很可能就仍然无法避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