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战不败的德军第一次在莫斯科城下遭受了出人意料的失利,超过十三万人遭到歼灭性打击。其中八万人左右战死,五万人左右被俘。十个师群的德军只有少数人在这样猛烈的打击下逃离了出去。
身为穿越者的希特勒并没有想到过莫斯科郊外的反攻不会遇到任何风险,不会遇到任何失利。但在德军一次完美集团军群级别的重大胜利将要收官的时候突然遭到了当头一棒,在不到一昼夜的时间内就被秒掉了十几万人还有整整一个相对比较精锐的集团军,数百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还有不少的技术装备都遭遇到了损失。这样的打击太过诡异了。好像一九四一年的苏军提前了好几年拥有了完善战术战略思想和最优秀的统帅部似的。
这种诡异,之前的身为穿越者希特勒不是第一次感受到。一个几乎没有犯过严重战术战略错误的战争初期苏军统帅部,同时还在细节和技术上有着各种各样的创新,怎么可能不是被另一个穿越者附体了呢?
“我觉得,我们应该尝试着和苏联方面进行一些秘密接触。看看能不能有一些暂时的收获。”当希特勒提出这样的意见的时候,不论是空军元帅戈林还是希姆莱都感觉到有些出人意料:元首这是怎么了?怎么突然对苏联人抱有幻想了?
“绝不能给苏联人这样的机会,我的元首!仅仅是莫斯科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军队素质就有这样的恢复。如果给他们半年到八个月的时间,苏军将变得更加难以对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此时不能跟苏军停战的原因。。。”德国的陆军参谋们并不算傻,也并不是一战时期那些包藏祸心,很有可能故意使坏让德国战败的德国高层。
希特勒询问道:“如果我们退到。。。推到第聂伯河重新沿河建立防线呢?”
“防线并不可靠,这一点如果说在法国战役没有得到充分的证明,那么布列斯特要塞攻防战就已经充分说明了。。。更何况。。。”
“算了!从南方集团军群抽调两个集团军增援中央方向吧,基辅的行动可以继续,我想剩下的抵抗不会再持续太长时间了。。。”在思索了片刻之后,这为身为穿越者的希特勒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同苏联妥协的打算是一种幻想了。苏德同盟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是可能达成并巩固的:苏联主导德国的军事或政治,又或者德国主导苏联的军事或政治,因为核心人口规模不同,恐怕还是前者更靠谱一些。可是先不说自己对苏联的看法和意识形态偏见,如果德国的上层还认同给别人做小,两次世界大战根本就不会爆发了。
战局的变化似乎要希特勒及其参谋们设想的要糟糕,虽然在之前一轮的交锋中双方的损失比是十六万比四十五万、战死被俘人数对比是十三万人对二十一万人,德军依靠强大的物质优势和技术兵种体系依旧占据明显上风,可即便如此,中央方向的苏军依旧保持着一点五倍左右的兵力优势并开始利用整个德军整整一个摩托化集团军的覆灭造成的上百公里突破口展开了全线反攻。
直到增援的德国装甲军在航空兵的配合下迟滞了苏军的反攻并增调了足够的预备队之后,苏军在中央方向上已经推进了二百公里左右,在整个战线上回复了历史上莫斯科大反攻之后所恢复的展现,距离斯摩棱斯克也只有并不算太远的路程了。
历史上苏军在野战进攻中的进攻能量达到顶点的时候,时常会面临德国增援力量和新锐力量反击带来的“扩张性退缩”“扩张性失利”
然而,这一次苏军杀伤德军大部分弹药消耗来源于莫斯科城内的囤积而不是前线后勤工具与车辆的囤积。因此一百数十万训练还算及格的苏联红军在杀伤了十几万德军之后进攻能量并没有完全消耗掉,直到逼近到斯摩棱斯克城外大概十五公里左右的地方,几乎相当于1943年夏季才抵达区域的时候,才遭遇到快速增援过来的南方集团军群增援力量的阻挡。而在此时,新增援力量在南线展开的反攻也大大缓解了基辅方向上的压力。
在这一轮“莫斯科大反攻中”,状态明显比历史上好的多的德军面临训练准备更充分的苏军依然打出了明显的损失比优势,可这却不能挽回整个战线上面临相比历史更大的被动。
如果是历史上的斯大林或者苏联最高统帅部的风格,很有可能是“姜维北伐,不败不归”但此时的张伟却总能敏锐的感觉到德军的力量远远没有遭到有效的消耗。如果南方集团军群面对基辅城内消耗到只剩最多三十万人左右的苏军,仅仅以三个集团军甚至两个集团军做牵制性围攻或者围而不攻,主力增援到乌克兰方向上来,以此时德军所拥有的机动、装甲、航空优势;还有对新增援部队的素质优势、再加上乌克兰这个更为适合德军力量发挥的地方,有很大概率在野战中打出一个方面军级别的歼灭性打击。因此在苏军全线士气大振的时候果断要求中亚和高加索方向上新增援过来的力量以伏尔加河和斯大林格勒为核心构筑稳固的侧翼防线据点,而绝不是贸然的在自己尚没有成熟之前把力量投入到进攻中去。
或许历史上的苏军直到战争临近结束的时候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回避自己的劣势,而张伟对此却一清二楚。因此,决定在局面有很大好转,所控制的资源带能够勉强够用的情况下适时“亢龙有悔”进一步整训自身和积蓄实力。
面对这样的命令,不说德军,就是那些新增援上来的苏军自己也有所不解。尤其是还有几十万苏军在基辅陷入围困的情况下,为什么不及时增援结尾?
张伟在沉思了许久,决定重新发布一次对苏军指导思想十分重要的讲话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