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以前那些对近代武装非常熟悉的对手不同,前来的敌军虽然也还算有些头脑,修筑起简单的齐胸高度的土墙,大概类似长平之战时代的那种没有训练的外行都能轻松构建的东西。但还是大大低谷了新式火力的威力和战斗力。就像甲午战争那些用太平军时代的湘军战术面对日军作战的教训一样。
平心而论经过太平战争时代的锻炼还有洋枪洋炮投入战场的经验,晚清时代洋务运动时期那些军队修建的防护墙工事还是有相当水平的。基本上像样的防勇主力大多数士兵都会进行一些最基本的相关专业训练。行军作战的时候整个一天左右的时间会花上半天左右的时间来修工事。
可是在古典时代,除了古罗马军队以外的很多武装都不会拿正规部队用于干这种活的。就像在条件不合适的时候实行小班教育会扩大校园暴力问题一样,让一支古代管理水平下的正规军去干这种活,很容易诱发部队内本就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通常都是靠部队里转门的后勤人员或者临时征集来的人手来干这种活。
因此太阳王朝修建的那些胸墙,标准基本上是针对比较常见的床弩一类目标,或者明代水平比较方便机动的轻炮所准备的。然而这样的土墙在新式武装面前早就变的不那么可靠了。
经过之前的不少作战,此时的远征旅官兵也早已不是很多决策还要指挥人员随机应变临时思考的军队了。防御中拥有绝对兵力优势之敌很显然属于一种并不那么容易在白天能够轻易对付的“强手”因此突袭还是选择在了夜里来进行。
油井据点用于夜袭突击的部队只有五百人左右,共分成四个连队,勉强在两里左右的范围内可以维持最基本的散兵线攻击队形。平均每个士兵相隔几米之远的情况下即便在工业时代也算不算落伍的队形了。
自身只有黑火药武器的情况下依然敢于摆开这种攻击队形很显然的原因是平时那远远超过正常部队的训练标准和过去不少战事的考验。
太阳王朝南部地区的战备意识虽然不强,可是那些从北面赶过来的援军都是在内争和大统一战争中久经考验的队伍,基本的夜间警戒意识还是有的。距离主阵地大概百步左右的范围内也有不少用于境界的据点提前发现了大规模的夜袭,整个类似长平之战那种水平的胸墙壁垒的上面火把通明,把整个进攻地段的前沿都照亮了。轮值的弓手们和火绳枪们也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这一切在古代条件下的应对看来都算是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可是在远征旅官兵面前这种行为在第一时间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