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崧现在说不上是身经百战,也是指挥千军万马久经沙场,见过大战、打过恶仗的人,这副躯体的经历,加上后世的见识,已经拥有军事家的头脑了。
先是五千鞑子进城诈降,后是满达海率主力杀往洛阳而来,朱由崧一眼就看出了,这是鞑子的声东击西,里应外合,共图洛阳之计,鞑子们这么做,不止是因为他这个南明帝王在洛阳,更主要的是想出其不意从这里撕开个突破口,逃之夭夭。
因为现在他们这四五万清军已经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本,不设法突出重围退回去,就得跟他们的英亲王阿济格和豫亲王多铎一样的下场,全军覆没。
摸准了鞑子的脉相之后,朱由崧来了个以守代攻,以逸待劳,本来他的两大王牌之师御营铁骑和忠贞营的白杆兵从洛阳城杀出,就够满达海这三万鞑子喝一壶了,但朱由崧没那么做,而是坚守险城,这样做自然是好处多多。
一是让鞑子误以为洛阳兵力不足,只能据险而守,不会主动出战,又没有炮火优势的情况下,让鞑子心存幻想。二是消息磨他们的力量和锐气,一万六七年人马坚守城高池深的洛阳城,三万鞑子来攻,如果没有内应,短时间内他们不可会有结果。等他们力量和锐气消磨得差不多时,朱由崧再转守为攻,一战可成。
因此朱由崧把他的一千多名甲衣卫士派上城头之后,对城防之事可以说高枕无忧了,倒是对五千前来送死的鞑子公开处决,当着满城老百姓的面开堂破腑的事有几分上心。
尽管今天他没有亲临现场,但可以想象,刑场上一定是人山人海,老百姓看到对这些罪大恶极的鞑子掏心挖肺不定多高兴呢。
没有亲临刑场的他,刚刚用完午膳,便发生了佟养甲带五十名和尚冲宫的事。
“陛下,一群和尚杀进来了,太厉害了,锦衣卫已经挡不住了,皇爷快躲躲吧!”太监安林神色慌张地进来奏报。
“和尚?……”
千军万马也吓不倒他,更别说几个和尚,朱由崧稳如泰山,让安林倒觉得有几分失态。
朱由崧心思机敏,联系前几天有人向他报告,城里来了不少逃难的和尚,据说是少林寺的,前几天少林寺被血洗,逃难的僧人跑到洛阳城里来了。现在和尚们又冲进他的行宫来刺王杀驾,看来这里面有些文章。
朱由崧觉得自己并没有得罪出家人,不管是僧是道还是俗,只要是走投无路来到洛阳的难民,自己通通把他们当人看了,该施粥的施粥,该施衣的施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