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玄德 > 八百七十三 诸葛亮的答卷

八百七十三 诸葛亮的答卷(3 / 5)

到的高端知识。

至于行政治理的政治、经济手段,刘备认为,那应该是诸葛亮加入刘氏集团、在获得一定地位和权力的基础上才得以接触、掌握的,在刘备集团内部,诸葛亮应该也有很多“老师”。

比如诸葛亮在经济上的治理手法,应该就和刘巴这位经济学牛人脱不开关系——但是无论如何,诸葛亮应该都是一个具有强大学习能力的、能够举一反三的高智商天才。

尽管如此,在没有足够的阅历和学习渠道的前提下,刘备认为诸葛亮能够在徐州州学成长为一个知识储备量极高的做题大神已经算是触碰到天花板了。

徐州州学的课程,并没有涉及到真正政治领域的内容,更多的东西,应该是他接触了政治之后才能掌握的。

甚至于刘备是打算把诸葛亮当作亲传弟子来培养的。

但是诸葛亮在西域篇的末尾写下的这句话,让刘备有点意外。

似乎在徐州的生活之中,诸葛亮已经注意到了农民的苦,并且产生了一些思考,和之前的经济手段还进行了联动,得出了一般人所意想不到的结论。

很朴素的结论,其中蕴含着他的政治理想,以及对普罗大众的同情。

他出身官宦家庭,家族不算大富大贵,但也绝对不是大负大跪的东汉草民,他的生活是有保障的,东汉草民与他的生活水平相差了十万八千里,正常情况下,他也不太能接触到底层。

那么这份情绪和这样的思考是如何诞生的呢?

刘备觉得这是一个有意思的地方,之后有机会,他要单独召见诸葛亮,与他谈一谈,看看十九岁的诸葛亮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理想主义者。

西域篇诸葛亮也得到了满分。

而在扣分的辽州篇中,诸葛亮的回答中规中矩,侧重点在军事方面,而在农业方面,诸葛亮的看法和正常人一样,都不怎么看好辽东之地的农业潜力。

所以他认为朝廷开拓辽州的主要目的是军事,是为了防范诸如东部鲜卑、乌桓、高句丽等敌对势力的重新崛起,以确保幽州无虞,所以才出兵辽州、开拓辽州,并且将所有敌对势力全部扫平。

辽州属于幽州的屏障,应该和之后朝廷打算大力营建幽州有关系。

至于农业方面,诸葛亮认为辽州苦寒,地广人稀,发展农业的潜力不是很大,能承载的人口也不会很多,只要能维持在一定规模的生产条件之下保证辽州的稳定,那就足够了。

更多的投入是没有必要的。

最新小说: [艾尔登法环]余火 我乃刘协 天命王爷 三国:系统骗我给曹操打工 在下刘庇 山河昭 墨侠之大西宝藏 石器时代生存记 穿成首富的纨绔儿子 重生大明海商